1
概述
ArcGIS地图瓦片包,俗称TPK格式切片,已经广泛应用于涉及野外电子调绘的测绘项目中。作为底图,它可以承载影像以及作为辅助信息的栅格化后的矢量,并将他们打包封。该格式数据本质为栅格数据,针对移动端的加载速度和显示效果均有明显优化,具有灵活的多级比例尺控制机制,实际使用体验好。
貌似该格式为ESRI的原创,但按照切片的基本原理来看,这个格式和其他切片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或优势,但是依托于Arc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集,使得切片制作的过程对数据的处理和汇总更容易,而就这些制作工具本身而言,他们秉承了ArcTool的一贯的容易上手的风格,并没有太多需要说明。本次单独总结该流程,是为了将相关技术一起总结,形成一个小体系。
【注:文中所用ArcGIS Desktop 为10.6版本,各工具与较早版本的差异未作比较】
2
准备工作
2.1
数据准备
矢量数据的准备无需赘言,栅格数据通常需要提前处理。
A 空间参考的处理
大多数时候,栅格数据没有定义空间参考,因为通常会与对应的矢量数据配套使用。而制作切片用到的矢量数据可能比较杂乱,但他们自身通常带有空间参考,可以通过ArcGIS的动态投影技术得到正确的位置表达,所以现实中便可能碰到如下情况:
移动端APP不支持动态显示,所以切片本身必须是CGCS2000或WGS84;
因为所以数据框通常使用CGCS2000;
实际为高斯平面坐标,且未明确定义的栅格数据无法正常叠加。
这时候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无疑是给栅格数据定义空间参考。我们将使用到【Define
Projection】-【定义空间参考】工具。
【定义空间参考】工具界面
工具本身很简单,只有两个参数,唯一值得注意的可能是工具在对已有空间参考的数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