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温湿度_DHT11及DHT21温湿度传感器时序图解析(STM32)

本文介绍了DHT11和DHT21温湿度传感器的主要区别,包括测量范围、精度和引脚说明,并提供了典型应用电路。强调了STM32与传感器的兼容性和时序要求,详细解析了DHT11的40bit数据格式及读取规则,还分享了温湿度数据的转换方法。同时,概述了毕业设计DIY项目的规划和选题流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150e368ecd78ee29819ff0274729f21.png

DHT11和DHT21是学习单总线通信中常见的传感器,在毕业设计中也常常用来测量环境的温湿度数据。

下面对DHT11和DHT21进行简单的对比:

DHT11:

测量范围:20-90% RH 0-50℃

测湿精度:±5% RH

测温精度:±2℃

分辨力:1

87e16f23202bd63569f9dba9ef92d7e7.png

DHT11引脚说明(正面观看,左边的为1脚):

86aba6b90fe0c928a4e422531ef01b6a.png

0c508bda27e768802267ac69360deada.png

DHT21(AM2301):

测量范围:0-99.9% RH -40~+80℃

测湿精度:±3% RH

测温精度:±0.5℃

分辨力:0.1%RH/0.1℃

43aed960260be8a4022fbc5fef80ad09.png

ce0395a5dd4ee3cdfc2c0a2d88377ce2.png

典型应用电路:

87327af69ee401b6b5d223c909e2ac66.png

说明:

(1)、DHT11和DHT21供电范围都是3V~5.5V,对于STM32单片机,我们VDD引脚接3.3V即可;

(2)、DHT11的手册中说,SDA数据引脚接线长度短于20米时,用5K上拉电阻。大于20米时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上拉电阻;

(3)、DHT11上电后,需要等待1s以越过不稳定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现任何指令;本人尝试上电即读取,返回温湿度值都为0,1S以后温湿度值即可恢复正常;

(4)、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100nF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

DHT11和DHT21的时序基本相同,下面以DHT11的时序图为例进行分析:

1c7911e7e76ff38d94174d285cf7e897.png

df23d8f47b2f8b80f0eb15f28109cc85.png

注意:DHT11和DHT21的主线拉低的时间不同,DHT11主机(MCU)至少拉低18ms,DHT21主机(MCU)至少拉低500us,为了程序上兼容,我们一般将总线拉低25ms,这样DHT11和DHT21的驱动程序就可以兼容了。

DHT11总线驱动过程:

1、MCU发送开始起始信号

总线空闲状态为高电平,主机把总线拉低等待DHT11响应;

与MCU相连的SDA数据引脚置为输出模式;

主机把总线拉低至少18毫秒,然后拉高20-40us等待DHT返回响应信号;

2、读取DHT11响应

SDA数据引脚设为输入模式;

DHT11检测到起始信号后,会将总线拉低80us,然后拉高80us作为响应;

3、DHT11送出40bit数据

注意:高位在前

40bit数据(5字节数据)数据包

DHT11

数据格式: 40bit数据=8位湿度整数+8位湿度小数+8位温度整数+8位温度小数+8位校验

DHT21

数据格式: 40bit数据=16bit湿度数据+16bit温度数据+8bit校验和

例子: 接收40bit数据如下:

0000 0010 1000 1100 0000 0001 0101 1111 1110 1110

湿度数据 温度数据 校验和

湿度高8位+湿度低8位+温度高8位+温度低8位=和的低8位=校验和

例如:0000 0010+1000 1100+0000 0001+0101 1111=1110 1110

二进制的湿度数据 0000 0010 1000 1100 ==>转为十进制:652,除以10即为湿度值;

湿度=65.2%RH

二进制的温度数据 0000 0001 0101 1111 ==>转为十进制:351,除以10即为温度值;

温度=35.1℃

当温度低于0℃时温度数据的最高位置1。

例如:-10.1℃表示为1000 0000 0110 0101

注意:DHT21温湿度数据为16位,DHT11数据为8位,所以尽管两者时序相同,却不能用同样的数据类型计算。

/**
  * @brief  读取40bit数据
  * @param  none.
  * @retval 1 读取成功,0读取失败.
  */
int DHT11_ReadData(void)
{
    unsigned int cout = 1;
    unsigned int T_H, T_L, H_H, H_L, Check;


    //设置IO为输出模式
    DHT_Set_Output();
 
    //1、MCU发送开始起始信号
    DHT_ResetBit();
    delay_ms(25);        //拉低至少18ms
    DHT_SetBit();        
    delay_us(20);        //拉高20~40us
 
    //设置IO口为输入模式
    DHT_Set_Input();
 
    //2、读取DHT11响应
    if(DHT_ReadBit() == Bit_RESET)
    {
        //等待80us的低电平
        cout = 1;
        while(!DHT_ReadBit() && cout++);
 
        //等待80us的高电平
        cout = 1;
        while(DHT_ReadBit() && cout++);
 
        //3、DHT11送出40bit数据
        //读取8bit的湿度整数数据
        H_H = DH21_ReadByte();
 
        //读取8bit的湿度小数数据
        H_L = DH21_ReadByte();
 
        //读取8bit的温度整数数据
        T_H = DH21_ReadByte();
 
        //读取8bit的温度小数数据
        T_L = DH21_ReadByte();
 
        //读取8位的校验和
        Check = DH21_ReadByte();
 
        //校验数据是否合法,合法的话将数据保存到全局结构体变量中备用
        if(Check == (H_H + H_L + T_H + T_L))
        {
            DHT11.Hum_H = H_H;
            DHT11.Hum_L = H_L;
            DHT11.Tem_H = T_H;
            DHT11.Tem_L = T_L;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return 0;
}

上面读取40bit数据的函数中有一个读取单字节(8bit)数据的函数DH21_ReadByte();这里涉及到1bit数据到底是0还是1的判断规则。

数据'0'还是'1'判定规则:

位数据“0”的格式为:50 微秒的低电平和 26-28 微秒的高电平,

位数据“1”的格式为:50 微秒的低电平加 70微秒的高电平。

1、等待50us低电平结束

因为接收数据时,低电平的时间都是50us,该位数据到底是0还是1,取决于低电平后面的高电平的时间多少;

如果不考虑低电平的时间,我们可以简化程序,可以先等待低电平过去;

2、数据拉高后,判断30us后数据总线电平的高低

等待数据线拉高后,再延时30us,因为30us大于28us且小于70us,再检测此时数据线是否为高,如果为高,则数据判定为1,否则为0。

acb8db9363adaea7b337a1514adfee55.png
位数据“0”判定图

bd0158e7f9991626c190eb4767c32e17.png
位数据“1”判定图

该函数的具体实现如下:

/**
  * @brief  读取8bit 数据
  * @param  none.
  * @retval none.
  */
int DH21_ReadByte(void)
{
    int data=0;
    char i;
    char cout;
 
    for(i=0; i<8; i++)
    {
        //1、等待50us低电平结束
        cout=1;
        while(!DHT_ReadBit() && cout++);
 
        //2、数据拉高后,判断30us后数据总线电平的高低
        //延时30us之后读取IO口的状态
        delay_us(30);
 
        //先把上次的数据移位,再保存本次的数据位。
        data = data << 1;
 
        if(DHT_ReadBit() == Bit_SET)
        {    
            data |= 1;
        }        
 
        //等待输入的是低电平(高电平结束),进入下一位数据接收
        cout=1;
        while(DHT_ReadBit() && cout++);
    }

    return data;
}

40bit数据处理,得到温湿度数据:

/**
  * @brief  获取温度
  * @param  none.
  * @retval Temp, 温度值
  */
int DHT11_GetTem(void)
{
    //return (DHT11.Tem_H << 8 | DHT11.Tem_L);    //DHT21
    return (DHT11.Tem_H*10 + DHT11.Tem_L);        //DHT11
}

/**
  * @brief  获取湿度
  * @param  none.
  * @retval Hum,湿度值
  */
int DHT11_GetHum(void)
{
    //return (DHT11.Hum_H << 8 | DHT11.Hum_L);    //DHT21
    return (DHT11.Hum_H*10  + DHT11.Hum_L);       //DHT11
}

注意:上面函数得到的数据为真实温湿度值的放大10倍之后的值,使用时,需将函数的返回值除以10才为真实值;


95c8cc3d5f3c4a94f810a87d8ab78bf4.png


从六月份开始,每个月会制作一个毕业设计难度的DIY作品,
前期作品以模块组合的形式搭建,降低门槛,方便大家一起跟着做;DIY过程只在微信公众号中分享,大家没关注的,赶紧关注哈。

每个月时间大致安排:

  • 上个月25号,公布DIY作品名称;
  • 每月1日公布作品功能点及所需要的功能模块链接;
  • 每月10日前绘制完模块配合的线路板;
  • 每月15日之前硬件搭建完毕,之后按模块撰写代码,调试,随时公众号更新进展;
  • 每月月底开源整个作品的源码和PCB工程文件。

题目选取原则:

  • 公众号每个月20日发起投票,25号截止,票数最多的作为下个月的DIY内容;
  • 投票的备选项大家可以后台留言给我,我会选出五种留言最多的作为选项;
  • 每个月的DIY内容尽量与上个月分享的文章有一定的相关度,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后台留言给我哈。


喜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嵌入式从0到1

有啥想玩的模块,留言给我,咱们一起玩

a63766d7a6c9d41138c71e0c3b20f9ea.pn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