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非线性回归分析步骤_《谁说菜鸟不懂数据分析SPSS篇》读书笔记3

本文介绍了SPSS中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的步骤,强调了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的区别,并详细阐述了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自动线性建模、Logistic回归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数据分析中的SPSS操作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1. 相关分析
  2. 回归分析
  3. 自动线性建模
  4. Logistic回归
  5. 时间序列回归

一.相关分析

相关关系指现象之间存在的非严格的、不确定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的特点是:某一现象在数量上发生变化会影响另一现象数量上的变化,且这种变化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即当给定某一现象一个数值,另一现象会有若干个数值与之对应,并且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围绕这些数值的平均数上下波动,其原因是影响现象发生变化的因素不止一个。

相关关系可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线性相关指当一个连续变量发生变动时,另一个连续变量相应地呈线性关系变动,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r度量。r取值范围限于【-1,1】r>0表线性正相关,r<0表线性负相关,r=0表示两变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前先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散点图绘制SPSS操作方法:单击【图形】菜单,选择【旧对话框】——【散点图/点图】,打开对话框选择【简单散点图】,将要观察的两变量分别移至X轴和Y轴,单击【确定】。相关分析SPSS操作方法:单击【分析】菜单,选择【相关】——【双变量】,将变量移至右侧【变量】框中,【相关系数】框勾选【皮尔逊】,其他保持默认设置。

二.回归分析

(1)回归函数关系和回归分析

回归函数关系是现象间存在依存关系,对于某一变量的每一个数值都有另一变量值与之对应。这种依存关系可用数字表达式反映出来。

回归分析是通过建立因变量Y和影响它的自变量Xi(i=1,2,3......)间的回归模型,衡量自变量Xi对因变量的影响能力,进而用来预测因变量的发展趋势。回归分析模型包括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两种。线性回归又分为简单线性回归,多重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需要通过对数转化等方式,将其转化为线性回归的形式进行研究。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联系:两者均为研究及测度两个及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