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流程图,简称程序框图,是用统一规定的符号描述一个专用程序运行中所需要的各项操作或判断的图形表示。图1为一个典型的网站登录的程序设计流程图,用图形化的方式描述了用户登录的典型处理流程,描述了在登录失败、网络掉线等情况下用户状态的转换,便于编码工程师直接进行代码设计。

程序流程图作用
程序框图一般用来描述某一具体的活动或过程,描述在该活动中处理器的运行逻辑及步骤。当程序中有较多循环语句和转移语句时,程序的结构将比较复杂,直接用代码展现时阅读比较复现,通过流程图可简化阅读、沟通时遗漏的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用流程图形式描述了结构程序设计,即软件的运行逻辑,其画法简单、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非常便于沟通。
程序流程图构成
程序设计流程图由处理框、判断框、起止框、连接点、流程线、注释框等构成,并结合相应的算法,构成整个程序流程图。
程序流程图绘制
1.基本构成元素
程序流程图可用基本的图形元素绘制,在小组内统一即可,或是采用全球标准UML 2.0的元素来绘制。亿图图示中两种元素都支持,图2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图的基本构成元素一般描述形状,图3给出了UML 2.0标准规定的活动图常用元素符号,程序框图一般由其部分元素经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图1中的网站登录即可采用UML 2.0标准元素绘制。对于初次开始学习的,建议从标准化的符号UML 2.0开始,毕竟其在软件研发行业类似于英语的地位—全球通用,用于同行交流基本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