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1
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幼儿园课程的内涵:
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
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
促进身心全面
和谐发
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不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技能为中心,而是以充分发展幼儿在体、
智、德、美诸方
面的潜能为目的,
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为培养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
接班人奠
定基础。
1
、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
2
、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3
、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特点: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
性;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性;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三、课程的要素:
要素: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
四、幼儿园常见的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
通过伦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
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
内容。
活动课程:
通过心里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
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发展水平
来组
织课程内容。
核心课程:
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
增强
幼儿
对生活的适应性。
艾斯纳的三种类型:显性课程、隐形课程、悬缺课程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就是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1
、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依据。
2
、引导教育教学过程的方向。
3
、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就目前而言,教育界对课程目标的来源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比较
认同的依据有三个方面: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科的发展。
就幼儿园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来看,
主要有对幼儿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的一个基本职能就是
要促进
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对学科知识的研究(幼儿园课程的
重要职能是传
递社会文化)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种基本取向:
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五、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结构、层次。
体系: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以儿童发展领域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目标的结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
目标的层次:幼儿
园课程目标
-
年龄阶段目标
-
单元目标
-
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具体教育活动
目标表述的基本要
求。
表述的目标要一致,
尽量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目标应尽可能做到具体、
可观测;行为目标表
述要做到行为主体相一致。
)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内涵:
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
本知
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