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知识点讲解之五、材料非线性分析
材料非线性概述
材料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和应变关系。影响因素很多,如加载历史(如弹塑响应状态)、加载时间(如蠕变响应状态)、环境温度(如粘塑性状态)。以钢材Q235为例,在常规力学分析中是线弹性材料,在弯曲成型的情况下是塑性材料,在振动阻尼问题中式粘弹性材料。
在ANSYS中,材料非线性类型包括弹塑性、粘塑性、蠕变、超弹性、粘弹性、非金属、铸铁、混凝土材料等,具体如下:
1.弹塑性材料模型
ANSYS中提供了20种率无关塑性模型,包括多种屈服准则:Mises、Hill、广义Hill、Drucker-Prager;多种硬化方式:随动、各项同性、混合、双线性、多线性等。
主要运用的是以下四种:双线性随动强化(BKIN),多线性随动强化(MKIN),双线性等向强化(BISO)、多线性等向强化(MISO)
比如:双线性随动强化材料模型
点击Graph即可生成双线性等向强化曲线
2.粘塑性材料模型
物体在外载荷作用下应力状态达到临界值时,有屈服和流动现象的发生,如果其变形速率与介质的粘性相关时,则可统称为粘塑性体。其主要应用是高温金属形成过程,如轧制,这时涉及大塑性应变和大位移小弹性应变。
比如Anand模型
在ANSYS
粘塑性Anand模型中,共需要9个参数输入,注意,在定义粘塑性Anand模型前应该先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以硅铁(2%SiFe)为例,其相关粘塑性特性参数如下表所示:
3.蠕变材料模型
指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蠕变和塑性一样,是不可恢复的。其中塑性变形通常是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发生屈服后才出现,而蠕变只要当应力作用时间足够长,那么它在应力小于弹性极限时也能出现。
对于各种金属材料,其蠕变温度约为0.3Tm,其中Tm为熔化温度,以热力学温度来表示。通常碳素钢超过300~350摄氏度,合金钢在400~450摄氏度以上时才会有蠕变形为。
4.超弹性材料模型
如果存在弹性势能函数(应变能密度函数),它是一个应变或变形张量,它对应变分量的导数是相应的应力分量,则这种材料叫做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的行为比金属材料行为要复杂得多,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各种橡胶类、泡沫类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承受大应变和大位移,但体积改变极小(即材料不可压缩),比如吹气球,又如橡胶按钮受压缩等,这种分析需用到大应变理论。
5.粘弹性材料模型
有不少工程材料,如高聚合材料、某些生物组织以及处于高速变形状态的金属材料,既具有弹性性质,又具有粘性性质,这种兼具两种性质的材料成为粘弹性体。
粘弹性类似于蠕变,蠕变在变形之后一般不能恢复,而粘弹性材料在载荷卸掉之后,部分变形还可以恢复,粘弹性组合了固体的弹性和液体的粘性两者的特征,常见的粘弹性材料是玻璃类、塑料类等材料。两种最基本的粘弹性体模型是Maxwell模型和Kevin模型,两种模型都具有其本身的本构方程,Maxwell模型为弹性元件和粘性元件串联,Kevin模型为弹性元件和粘性元件并联。
6.非金属塑性材料模型
比如混凝土(Concrete)、Drucker-Prager材料(适用于岩石、土壤等颗粒状材料)
Drucker-Prager材料模型参数的常数包括粘聚力(Cohesion)、内摩擦角(Fric Angle)和膨胀角(Flow Angle),当Flow Angle=0时,材料不会发生膨胀,当Flow Angle=Fric Angle时,材料将发生严重膨胀。
7.铸铁
铸铁材料模型的基本情况如下:
(1)拉压两个方向上有不同的屈服强度、塑性流动特性和硬化特性。
(2)支持“应力——塑性应变”数据的输入,曲线拟合
(3)对于所有三种材料曲线拟合功能,其温度相关曲线拟合功能都可以各自采用独立的温度序列
(4)可以在各给定温度点执行曲线拟合、绘制输入实验数据曲线和拟合的曲线、将相应的数据和温度写入数据库。
注:铸铁材料模型仅用于简单负荷情况,不能够和任何其他材料模型一起使用。
铸铁在拉压情况下的响应是不一样的,拉压过程具有不同的屈服强度、塑性流动性和硬化特性。下图为铸铁的理想拉压响应曲线。
本文详细介绍了ANSYS中材料非线性分析,涵盖弹塑性、粘塑性(如Anand模型)、蠕变、超弹性、粘弹性及非金属材料模型,如混凝土和铸铁。通过实例和参数说明,阐述了不同材料模型的应用场景和设置方法。
26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