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e多目标_多目标跟踪(MOT)入门

本文介绍了多目标跟踪(MOT)的基础知识,包括核心步骤、评价指标和常用数据集。文章讨论了SORT和DeepSORT算法,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文中还分析了近期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深度学习在数据关联问题中的挑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做了一些多目标跟踪方向的调研,因此把调研的结果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希望能帮助到入门这一领域的同学。也欢迎大家和我讨论关于这一领域的任何问题。

相关方向

这些是我所了解的多目标跟踪(MOT)的一些相关方向。其中单目标跟踪(VOT/SOT)、目标检测(detection)、行人重识别(Re-ID)都是非常热门的方向。而偏视频的相关方向就比较冷门。而且今年五月DukeMTMC因为隐私问题不再提供MTMCT的数据了,MTMCT的研究也是举步维艰。

核心步骤

MOT算法的通常工作流程:(1)给定视频的原始帧;(2)运行对象检测器以获得对象的边界框;(3)对于每个检测到的物体,计算出不同的特征,通常是视觉和运动特征;(4)之后,相似度计算步骤计算两个对象属于同一目标的概率;(5)最后,关联步骤为每个对象分配数字ID。

因此绝大多数MOT算法无外乎就这四个步骤:①检测 ②特征提取、运动预测 ③相似度计算 ④数据关联。

其中影响最大的部分在于检测,检测结果的好坏对于最后指标的影响是最大的。

但是,多目标追踪的研究重点又在相似度计算和数据关联这一块。所以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你设计出更好的关联算法可能就提升了0.1个点,但别人用一些针对数据集的trick消除了一些漏检可能就能涨好几个点。所以研究更好的数据关联的回报收益很低。因此多目标追踪这一领域虽然工业界很有用,但学术界里因为指标数据集的一些原因,入坑前一定要三思。

评价指标

关于评价指标:

第一个是传统的标准,现在已经没人用了,就不介绍了。

第二个是06年提出的CLEAR MOT。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MOTA。但是这个指标FN、FP的权重占比很大,更多衡量的是检测的质量,而不是跟踪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