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图像的干涉相位 matlab_聊聊三维重建-条纹法之相位法-1

本文介绍了相位测量轮廓术(PMP)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特别是基于MATLAB的SAR图像干涉相位处理。通过相位与高度的关系、相移法解相以及包裹相位展开,阐述了如何从正弦条纹的相位差中计算物体高度。讨论了Gray编码法和多频相移法两种相位展开方法,强调了它们在处理深度不连续区域和提高精度方面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ad9ec705992d0883ccec50d1b036b149.png

一、前 言

前文 介绍了双目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具体到三维扫描应用中,有多种结构光重建的方案。条纹法是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类方法,尤其在追求高精度的工业应用中比较常见。条纹法,顾名思义,通过投射一组时序变化的条纹图案,来辅助完成立体匹配和视差计算、或者深度的直接计算。根据不同的条纹图案,衍生出了一系列方法,如格雷码等二值编码方案、正弦条纹的相移法、格雷码+相移法、彩色条纹法等等。本文主要介绍相位法的原理。

相位法又叫相位测量轮廓术(Phase Measurement Profilometry,PMP),这听起来有点神秘的名字,来自激光干涉计量领域,在19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三维测量领域。PMP方法通过采用正弦光栅投影和相移技术,利用多幅具有一定相位差的条纹图来计算相位,再对应计算出物体的高度。

二、相位与高度的关系

将下图左边的条纹图投射到物体上,我们会发现原本竖直的条纹图案发生了扭曲,我们称之为条纹图被物体高度调制,扭曲的条纹形状就蕴藏了物体的高度信息。

53e261215d1b8f88b961b21093306c0c.png

接下来,我们看如何从正弦条纹的相位差里推算物体的高度信息。请看下图,整个系统包含投射系统,相机及参考平面。相机中心距离投影系统中距离为

,且两者连线与参考平面平行。相机到参考平面距离为

假设投射系统投射的光束与参考平面交于

点,该点在相机像平面上成像于
点。当放上物体后,假设另一光束与物体交于D点,也在相机像平面中成像于
点。于是对相平面中的
点而言,前后出现了两个相位值,因而根据该相位差,即可推导出
点的高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