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常用操作

本文整理了工作中常用的Git操作。介绍了暂存区、本地版本库、远程版本库等名词概念,还详细说明了git init、git add、git commit等常用命令的作用,如git add将修改放暂存区,git commit把暂存区修改提交到本地版本库等。

前言

工作中常用的git操作整理~欢迎大家指正

名词

把廖雪峰老师的图片拉过来了~

廖雪峰老师网站讲的比脚全面

暂存区

对应上图中的本地版本库中的stage
本地的一个暂存

本地版本库

对应上图中的本地版本库中的master
自己开发的版本最终要提交到版本库的代码

远程版本库

大家一起开发的版本代码提交到这里后代码就是共享的了所有成员就都可以看到了

常用操作

git init

执行git init命令把目录变成Git可以管理的仓库

git add

执行git add命令实际上就是把要提交的所有修改放到暂存区

git commit

执行git commit命令就可以一次性把暂存区的所有修改提交到本地版本库

git push

执行git push命令将本地版本库的代码提交到版本库

git pull

执行git pull命令可以从远程版本库中的某个分支中拉取最新的远程版本的代码

git fetch

执行git fetch相当于是从远程版本库获取最新(所有的分支)到本地版本库

git checkout

执行git checkout切换本地分支,如果本地没有分支checkout的分支会在本地产生一个

git cherry-pick

将其他分支的某次提交记录(已commit Id为准)提交的当前分支

git marge

合并分支列如下面操作
从devlop 分支合并代码到当前分支

git merge --no-ff devlop

–no-ff:不使用fast-forward方式合并,保留分支的commit历史
–squash:使用squash方式合并,把多次分支commit历史压缩为一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具体看思否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