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的精力分配有点混乱,关注的东西也比较乱,现在整理一下。
主要有四大类:Python学习、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网络渗透、考研相关
先来说说Python的学习:
貌似是前段时间用C#写一个获取网页源码,并解析得到需要的信息的工具的时候,网上资料说做爬虫和网页解析,Python更适合,又发现Python最近很火,然后就入了Python的坑。大概花费了一、两天的时间搞定了IDE,一开始准备入手Vim和Gvim,装好后发现配置好复杂搞不定,而且Vim命令行的工作模式也不太适合我这样的小白。偶然发现我电脑里面竟然躺着Pycharm,然后就装了Pytharm,可以用python打印“Hello world!”了。玩了大概一周的时间,发现Pycharm启动起来比较慢,还比较臃肿。就切换到了Notepad++,在里面编写好代码之后在命令行里调试、运行,这个配合用起来比较顺手。
对于Python解释器的选择也纠结了一段时间,网上查了资料,一开始看到资料说2.7版本的比较实用,依赖包比较完善、成熟;但是也说3.6代表未来,更适合现在学习。两个版本之间,我不知道选择那个恰当。后面偶然在知乎上面看到一篇讲Python能够做哪些好玩的事情的文章,提到了廖雪峰老师的Python的教程。点进去后,教程上面说2.7已经过时了,应该学习3.6;他的教程也很详细,然后我就根据教程开始了python3.6的学习。
一开始学习的内容都是比较基础的东西,比如循环、判断、函数等,因为有C#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python不需要提前声明变量类型,用习惯了C家族,很不适应,还有用缩进而不是大括号来表示一块区域,这点也不是很适应。对着廖雪峰老师的教程,大概学习到了类和多线程这里,后面的web编程,因为我没有那方面的背景知识,看起来比较吃力,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了。Python特有的东西理解比较深刻的应该是dict、set、list、tuple,其他的感觉没有学到多少。另外,Python给我的感觉是:要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时候,掌握了Python基本的知识外,还应该要去学习具体的关于某个领域的包的
【杂记】Python学习、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网络渗透、考研杂记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0-21 21:27:16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