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Primer Plus p-189-6.14-cingolf.cpp

这篇博客展示了如何使用C++编程处理用户输入的高尔夫分数,计算平均值,并处理非整数输入。在读取过程中,如果遇到非整数输入,程序会清除错误状态,丢弃错误输入,确保程序能够继续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创建一个数组,记录五个数字,求平均值。并且程序可以判断输入是否为整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 = 5;

int main()
{
    int golf[Max];
    cout << "please enter your golf scores.\n";
    cout << "You must enter "<<Max<<" rounds.\n";
    int i;
    for (i = 0;i<Max;i++){
        cout << "round #"<< i+1 << ": ";
        while (!(cin >> golf[i])){
            cin.clear();
            while (cin.get() != '\n')
                continue;
            cout << "please enter a number:";
        }
    }
    double total = 0.0;
    for (i = 0; i<Max;i++)
        total += golf[i];
    cout << total/Max<<"= average score"<<Max<<" rounds\n";
    return 0;
}

输出结果
please enter your golf scores.
You must enter 5 rounds.
round #1: 23
round #2: 1
round #3: 44
round #4: 123
round #5: ewe
please enter a number:23
42.8= average score5 rounds

关键代码:

while (!(cin >> golf[i])){
            cin.clear();
            while (cin.get() != '\n')
                continue;
            cout << "please enter a number:";
        }

如果用户输入23,则cin表达式为true,因此将一个值放到数组中;而表达式!(cin>>golf[i])为flase,因此结束内部循环。
如果用户输入 ewe,则cin表达式将为false,因此不会将任何值放到数组中;而表达式!(cin>>golf[i])将为true,因此进入内部的while循环。该循环的第一条语句是用clear()方法重置输入,如果省略这条语句,程序将拒绝继续读取输入。接下来,程序在while循环中使用cin.get()来读取行尾之前的所有输入,从而删除这一行中的错误输入(对于cin.get(),能删除这一行的错误输入不是很理解)。另一种方法是读取到下一个空白字符,这样将每次删除一个单词,而不是一次删除整行。最后程序告诉用户,应该输入一个数字。


cin.clear()

cin.clear()默认参数为0,即无错误,正常操作。当我们输入英文字母’ewe’时,它的状态标识改为false,即错误,用cout对用户输出信息,再用cin.clear让错误标识改回为0,让我们可以继续输入,再清空流数据继续输入。如果我们没有了cin.clear(),则会进入死循环,其过程为我们输入了英文字母,它的状态标识便为false,当运行到条件判断时,便总是回到错误的条件表示里,并且我们再也没办法输入,因为错误的表示关闭了cin,所以会进入死循环。

目 录 序言 前言 读者指南 第1章 引言 1 1.1 什么是设计模式 2 1.2 Smalltalk MVC中的设计模式 3 1.3 描述设计模式 4 1.4 设计模式的编目 5 1.5 组织编目 7 1.6 设计模式怎样解决设计问题 8 1.6.1 寻找合适的对象 8 1.6.2 决定对象的粒度 9 1.6.3 指定对象接口 9 1.6.4 描述对象的实现 10 1.6.5 运用复用机制 13 1.6.6 关联运行时刻和编译时刻的 结构 15 1.6.7 设计应支持变化 16 1.7 怎样选择设计模式 19 1.8 怎样使用设计模式 20 第2章 实例研究:设计一个文档编 辑器 22 2.1 设计问题 23 2.2 文档结构 23 2.2.1 递归组合 24 2.2.2 图元 25 2.2.3 组合模式 27 2.3 格式化 27 2.3.1 封装格式化算法 27 2.3.2 Compositor和Composition 27 2.3.3 策略模式 29 2.4 修饰用户界面 29 2.4.1 透明围栏 29 2.4.2 Monoglyph 30 2.4.3 Decorator 模式 32 2.5 支持多种视感标准 32 2.5.1 对象创建的抽象 32 2.5.2 工厂类和产品类 33 2.5.3 Abstract Factory模式 35 2.6 支持多种窗口系统 35 2.6.1 我们是否可以使用Abstract Factory 模式 35 2.6.2 封装实现依赖关系 35 2.6.3 Window和WindowImp 37 2.6.4 Bridge 模式 40 2.7 用户操作 40 2.7.1 封装一个请求 41 2.7.2 Command 类及其子类 41 2.7.3 撤消和重做 42 2.7.4 命令历史记录 42 2.7.5 Command 模式 44 2.8 拼写检查和断字处理 44 2.8.1 访问分散的信息 44 2.8.2 封装访问和遍历 45 2.8.3 Iterator类及其子类 46 2.8.4 Iterator模式 48 2.8.5 遍历和遍历过程中的动作 48 2.8.6 封装分析 48 2.8.7 Visitor 类及其子类 51 2.8.8 Visitor 模式 52 2.9 小结 53 第3章 创建型模式 54 3.1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 对象创建型模式 57 3.2 Builder(生成器)—对象创建型 模式 63 3.3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 对象创建型模式 70 3.4 Prototype(原型)—对象创建型 模式 87 3.5 Singleton(单件)—对象创建型 模式 84 3.6 创建型模式的讨论 89 第4章 结构型模式 91 4.1 Adapter(适配器)—类对象结构型 模式 92 4.2 Bridge(桥接)—对象结构型 模式 100 4.3 Composite(组成)—对象结构型 模式 107 4.4 Decorator(装饰)—对象结构型 模式 115 4.5 FACADE(外观)—对象结构型 模式 121 4.6 Flyweight(享元)—对象结构型 模式 128 4.7 Proxy(代理)—对象结构型 模式 137 4.8 结构型模式的讨论 144 4.8.1 Adapter与Bridge 144 4.8.2 Composite、Decorator与Proxy 145 第5章 行为模式 147 5.1 CHAIN OF RESPONSIBIL ITY(职责链) —对象行为型模式 147 5.2 COMMAND(命令)—对象行为型 模式 154 5.3 INTERPRETER(解释器)—类行为型 模式 162 5.4 ITERATOR(迭代器)—对象行为型 模式 171 5.5 MEDIATOR(中介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181 5.6 MEMENTO(备忘录)—对象行为型 模式 188 5.7 OBSERVER(观察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194 5.8 STATE(状态)—对象行为型模式 201 5.9 STRATEGY(策略)—对象行为型 模式 208 5.10 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 —类行为型模式 214 5.11 VISITOR(访问者)—对象行为型 模式 218 5.12 行为模式的讨论 228 5.12 1 封装变化 228 5.12.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