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O, A是高度
不同,且不在同一铅垂线上的两定点,y
如果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一质点 m
在重力作用下从 O点沿一曲线降落至 。A(p,q) A点,问曲线呈何种形状时,质点降y
落的时间最短。
图 7-1 设曲线为 y =y(x) ,坐标如图 7
1,质点由 O点开始运动,它的速度 v与它的纵坐标有关系

式中, g是重力加速度。
在曲线上点 (x, y) 处,质点的运动速度为

式中, s表示曲线的弧长, t表示时间,于是

由于点 O, A的横坐标分别是 0, p,则质点 m从 O点运动到 A点所需时间为

这样,质点由 O点运动到 A点所需时间 t是 y(x)的函数,最速降线问题就是满足边界条件
y(0)= 0, y( p) = q
的所有连续函数 y(x)中,求出一个函数 y使泛函式(7.1.4)取最小值。
对泛函求极值的问题称为变分问题,使泛函取极值的函数称为变分问题的解,也称为极值函数。
在微分学中,求函数 y =y(x) 的极值是求自变量 x的值,当 x取这些值时, y取极 大(小)值、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是dy/dx= 0 。下面我们仿照函数微分的概念来定义泛函的变分概念,进而导出泛函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设 y, y0 是集合 C的元素,称δy = y − y0
为函数 y在 y0处的变分。
这里的δy是 x的函数,它与 ∆y的区别在于:变分 δy反映的是整个函数的改变,
而 ∆y表示的是同一个函数 y(x)因 x的不同值而产生的差异。在本书,我们总是假定 y(x)和 F(x, y, y′) 都是充分光滑的,且 y(x)在两个端点处固定,即 y(a) =y1, y(b) = y2
(7.1.5)
式中, y1, y2是两个常数。
考虑泛函


上式可推出

上式称为 J ( y)的变分,记为δJ ( y),即

(7.1.7)
下面我们证明,泛函 J ( y)取极值的必要条件是
δJ( y) = 0 (7.1.8)或者

(7.1.9)
设 y =y(x) 使泛函 J ( y)取极值,取函数 y(x)变分的特殊形式为
δy(x) = εϕ(x)
式中, ε是任意小的实数;ϕ(x)是充分光滑的任意函数,并且满足条件
ϕ(a) = 0, ϕ(b) = 0
这样,函数
y(x) +εϕ(x) 满足边界条件式(7.1.5)。因此,泛函 J[ y(x) +εϕ(x)]
当 ε= 0时取最小值 J[ y(x)] ,从而有

由于


(7.1.10)
以 ε乘式(7.1.10),且 δy(x) =εϕ(x)
则有

应用分部积分,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有

由ϕ(x)的任意性,可得

(7.1.11)
式(7.1.11)称为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简记为 E-L方程,
必要条件
y =y(x) 使泛函式(7.1.6)取极小值,则 y =y(x) 一定使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式(7.1.11)满足边界条件式(7.1.5)的解。
我们把满足 E-L方程边值问题的解称为驻留函数,对应的积分曲线称为驻留曲线。严格地讲,E-L方程边值问题的解满足变分问题的必要条件,因此它是否是极值函数,还需作进一步的判别。在实际问题中,极值的存在性通常给出问题时已经肯定了,这样,当一个实际现象已知其有唯一的极值存在,而这时也只得到一个驻留函数,则可以判定这个驻留函数就是极值函数。
最终解答
解

且y(0)=0,y(p)=q
这样

(7.1.12)
其E-L方程为

由于

所以有

(7.1.13)
将(7.1.12)代入式(7.1.13)

(7.1.14)
引入变量代换x=x(θ),并设y'=cot(θ/2)
则由式(7.1.14)可得

上式对θ求导,得

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