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联惯导总结--初始对准,位置标定,INS姿态更新,GPS/INS组合

惯导及组合导航回顾  2018.09.16

今天和17系的同学一起把惯导的流程捋了一遍,为了加深自己的记忆,这里在前面把心得大致列出来。

我们这里只考虑捷联式惯导及松组合

首先拿到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需要对其进行标定,是为了求出零偏,比例因子,交轴耦合这些误差。这些误差有的虽然在出厂时会给出,但是考虑到实际环境不同,还是要做标定。一般采用的是六位置旋转法,针对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同时进行标定。

其次需要求姿态转移矩阵C_{b}^{n},这里就是初始对准了。

这里针对激光陀螺,这种高精度陀螺仪可以敏感地球自转角速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所以可以用w_{b}^{ib}f_{sf}^{b}用双矢量定姿来求姿态阵。而MEMS这种低精度IMU,不能准确敏感w_{b}^{ib}f_{sf}^{b},则需要借助磁力计,卫导双天线定姿等来对准。

初始对准中,双矢量定姿方法得到粗略的姿态阵,这时通过静基座下输出的速度和失准角误差(估计的姿态阵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小量的数学平台失准角\o),利用误差做间接卡尔曼滤波,用姿态更新算法得到精对准姿态阵。

有了初始姿态阵,同时通过卫导得到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多普勒),然后就是惯导的过程了。

由于惯导是主要使用积分,因此需要对每个惯导历元输出的结果进行积分。这里就是加速度积分得到速度,速度积分得到位置的过程了。这里位置是东北天坐标系下,后面和卫导松组合时要转换成经纬高(相对应位置在北和东方向的增量分别除子午圈和卯酉圈)。

在惯导和卫导松组合时,以惯导为主系统,惯导和卫导的姿态,位置,速度的差值作为状态量(更多维数时包括加速度,陀螺仪零偏,杆臂误差,时间不同步误差等),每个卫导历元输出一次组合结果。组合是通过卡尔曼滤波求出误差值,将其补偿到INS的结果中。

多传感器融合时,可以采用联邦滤波或者集中滤波,INS和GPS,高度计,磁力计分别组成误差方程进行卡尔曼滤波。这是采用同样的状态量。

0.惯导概述

导航定位原理分类

航位推算(Dead-Reckoning, DR)

 磁罗盘+里程计
 惯性导航

空间交汇测量(距离、 角度)
 经纬仪
 GPS
数据库匹配导航
 地标定位
 地形匹配

惯性传感器得到的所有观测量都是相对于惯性坐标系。
惯性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计 & 陀螺仪, Accelerometer & Gyroscope)

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

 f = a – g (惯导比力方程)
 f =加速度计输出(比力, Specific Force)
 a =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运动加速度
 g =地球万有引力

惯性传感器 —— 陀螺仪

评论 2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