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挂载硬盘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Linux环境下如何使用fdisk进行硬盘分区,如何利用mkfs进行格式化,以及如何通过编辑fstab实现硬盘的自动挂载。文章还提供了实际操作步骤和示例代码,帮助读者掌握Linux系统中的硬盘管理技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fdisk -l  查看是否有硬盘
	df -h

2.	fdisk /dev/vdb  #进入到没有挂载的硬盘

	第一次输入p进入分区
	第二次输入n创建新的分区
	第三次选中p
	第四次输入编号1 并回车两次写入配置
	第五次输入w

3.	再次查看磁盘
	fdisk -l
	现在已经显示但是不能用

4.	对新硬盘进行格式化
	mkfs.ext4 /dev/vdb  对创建的硬盘捷星格式化

	partprobe  不重启的情况下发现硬盘

	mkdir /data 创建挂载目录

	mount /dev/xvdel /data

	df -h 查看是否成功

	vi /etc/fstab   开机挂载硬盘
示例:
	UUID=5f614a14-a5f9-4b28-ab7f-58e6417fc1b2 /                       ext4    defaults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vdb1               /data                   ext3    defaults        0 0
[root@ecs-c437-0008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vda1        79G  1.6G   74G   3% /
tmpfs           3.9G     0  3.9G   0% /dev/shm
/dev/vdb1       493G  198M  467G   1% /data
[root@ecs-c437-0008 ~]# blkid
/dev/vda1: UUID="5f614a14-a5f9-4b28-ab7f-58e6417fc1b2" TYPE="ext4" 
/dev/vdb1: UUID="71ff1c0c-9f41-48c4-b4f0-a18735d8276a" TYPE="ext3" 
[root@ecs-c437-0008 ~]# blkid /dev/vda1
/dev/vda1: UUID="5f614a14-a5f9-4b28-ab7f-58e6417fc1b2" TYPE="ext4"
/etc/fstab

共有6个字段

设备名称/UUID/LABEL

挂载点,必须是空的目录,该分区的一个入口

文件系统类型

额外参数

是否进行磁盘的备份,0表示不做dump备份,1表示每天进行备份,2表示不定期备份

是否进行磁盘的检查,系统会默认使用fsck进行磁盘检查,0表示不检查,1表示最早检查,2表示比1慢一点检查。如根目录设置为1.

额外参数介绍:

1.async/sync 设置磁盘是否以异步方式运行。默认async,性能较佳

2.auto/noauto 当下达mount -a 时,此文件系统是否被主动挂载,默认auto

3.rw/ro 该文件系统是只读/可写分区

4.exec/noexec 该文件系统是否可执行/不可执行

5.user/nouser 是否需要用户使用mount命令挂载。默认nouser

6.suid/nosuid 是否允许sudi存在

7.usrquota 是否允许磁盘配额

8.grpquota 是否允许组磁盘配额

9.defaults 具有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等参数

附一个sh脚本,大家根据使用修改里面的变量:

#/bin/bash
#set -e
fdisk -l
fdisk /dev/vdb
#备注先根据fdisk -l查看硬盘是否存在获取名称:例如:/dev/vdb
#进入硬盘
#分盘配置:依次输入p n p 2 w
#第一次输入p进入分区
#第二次输入n创建新的分区
#第三次选中p
#第四次输入编号1 并回车两次写入配置
#第五次输入w
df -h
fdisk -l
sleep 2
mkfs.ext4 /dev/vdb2
sleep 2
echo $?
partprobe
mkdir /data
mount /dev/vdb2 /data
sleep 1
df -h
echo '/dev/vdb2               /data                   ext4    defaults        0 0' >>/etc/fstab
blkid

 

### 如何在 Linux 云服务器上挂载硬盘 #### 准备工作 在开始挂载操作之前,确保已登录到目标 Linux 云服务器并拥有管理员权限。此外,确认新购买的云硬盘已被成功附加至实例。 --- #### 查看新增加的硬盘设备 运行以下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磁盘列表以及新增加的硬盘设备名称(通常为 `/dev/vdb` 或其他类似的命名方式): ```bash fdisk -l ``` 通过此命令可以识别出未分区的新硬盘设备[^1]。 --- #### 对新增硬盘进行分区 如果需要对硬盘进行分区,则可使用 `fdisk` 工具完成该过程。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启动 `fdisk` 并指定要处理的目标硬盘: ```bash fdisk /dev/vdb ``` 进入交互模式后依次输入以下指令来创建一个新的主分区: - 输入 `n` 创建新的分区; - 接受默认选项以建立第一个主分区; - 设置起始扇区和结束扇区范围(一般接受默认值即可覆盖整个硬盘空间); - 使用 `w` 命令保存更改退出工具[^2]。 完成后可以通过再次执行 `fdisk -l` 验证分区是否生效。 --- #### 格式化分区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类型(如 EXT4),然后利用相应命令对其进行格式化。例如采用 EXT4 文件系统时应执行如下语句: ```bash mkfs -t ext4 /dev/vdb1 ``` 这里假设刚才创建的是单一分区 `/dev/vdb1`;如果是整块硬盘无额外分区间接作为存储单元则直接作用于原始路径比如 `/dev/vdb` 即可[^3]。 --- #### 新建目录用于挂载 决定好希望把这块新硬盘映射到哪个位置之后便能着手准备相应的空闲文件夹充当未来访问入口点。假如打算将其放置于根目录下的名为 “data” 的子目录下,则需先构建这样一个结构体: ```bash mkdir /data ``` --- #### 实现正式挂载动作 最后一步便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物理介质向虚拟地址转换的过程了。只需简单调用 mount 指定源端与目的端便可达成所愿: ```bash mount /dev/vdb1 /data ``` 至此为止,您应该能够在指定的位置读写来自远程对象的数据资源了! 为了使每次重启后无需手动重复上述流程自动加载设定好的外部储存装置,在编辑器打开/etc/fstab配置文档追加一行描述规则也是很有必要的做法之一哦!不过这属于更高级别的定制范畴就不在此赘述啦~ --- 相关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