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调查与设想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本科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发现了目前教学现状的不足。并针对目前教学的不足,提出了医学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设想。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1前言
随着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深化,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为热点[1]。国家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了规划。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已是“非零起点”,且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合理设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模式,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2,3]。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于2005学年筹划了一系列“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调研活动,主要包括校级教改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研究”的申请与立项,参加在西安召开的“首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针对05级学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及组织召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等。通过对该系列教改活动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教改设想和实施方案。
2教学现状
南方医科大学的计算机教学主要以“2+X”的模式开展。非工科专业新生入学后必修“计算机文化基础”和“VB程序设计”两门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第三学期开始,学生可以选修“Access数据库应用”、“Flash动画制作”等计算机应用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