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Spring Cloud
大家谈起的微服务,大多来讲说的只不过是种架构方式。其实现方式很多种:Spring Cloud,Dubbo,华为的Service Combo,Istio 。
那么这么多的微服务架构产品中,我们为什么要用Spring Cloud?因为它后台硬、技术强、群众基础好,使用方便;
1.1 目标
- 了解微服务架构
- 了解SpringCloud技术
1.2 讲解
1.2.1 技术架构演变
(1)单一应用架构
当网站流量很小时,只需要一个应用,所有功能部署在一起,减少部署节点成本的框架称之为集中式框架。此时,用于简化增删改查工作量的数据访问框架(ORM)是影响项目开发的关键。
(2)垂直应用架构
当访问量逐渐增大,单一应用增加机器带来的加速度越来越小,将应用拆成互不相干的几个应用,以提升效率。此时,用于加速前端页面开发的Web框架(MVC)是关键。
(3)分布式服务架构
当垂直应用越来越多,应用之间交互不可避免,将核心业务抽取出来,作为独立的服务,逐渐形成稳定的服务中心,使前端应用能更快速的响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此时,用于提高业务复用及整合的分布式服务框架(RPC)是关键。
(4)面向服务(SOA)架构
典型代表有两个:流动计算架构和微服务架构;
流动计算架构:
当服务越来越多,容量的评估,小服务资源的浪费等问题逐渐显现,此时需增加一个调度中心基于访问压力实时管理集群容量,提高集群利用率。此时,用于提高机器利用率的资源调度和治理中心(SOA)是关键。流动计算架构的最佳实践阿里的Dubbo。
微服务架构
与流动计算架构很相似,除了具备流动计算架构优势外,微服务架构中的微服务可以独立部署,独立发展。且微服务的开发不会限制于任何技术栈。微服务架构的最佳实践是SpringCloud。
1.2.2 SpringCloud简介
(1)SpringCloud介绍
Spring Boot擅长的是集成,把世界上最好的框架集成到自己项目中
Spring Cloud本身也是基于SpringBoot开发而来,Spring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也是把非常流行的微服务的技术整合到一起。
Spring Cloud包含了:
注册中心:Eureka、consul、Zookeeper
负载均衡:Ribbon
熔断器:Hystrix
服务通信:Feign
网关:Gateway
配置中心 :config
消息总线:Bus
集群状态等等….功能。
Spring Cloud协调分布式环境中各个微服务,为各类服务提供支持。
(2)Spring Cloud的版本
版本说明:
SpringCloud是一系列框架组合,为了避免与框架版本产生混淆,采用新的版本命名方式,形式为大版本名+子版本名称 大版本名用伦敦地铁站名 子版本名称三种 SNAPSHOT:快照版本,尝鲜版,随时可能修改 M版本,MileStone,M1表示第一个里程碑版本,一般同时标注PRE,表示预览版 SR,Service Release,SR1表示第一个正式版本,同时标注GA(Generally Available),稳定版
(3)SpringCloud与SpringBoot版本匹配关系
SpringBoot | SpringCloud |
---|---|
1.2.x | Angel版本 |
1.3.x | Brixton版本 |
1.4.x | Camden版本 |
1.5.x | Dalston版本、Edgware |
2.0.x | Finchley版本 |
2.1.x | Greenwich GA版本 (2019年2月发布) |
鉴于SpringBoot与SpringCloud关系,SpringBoot建议采用2.1.x版本
1.3 小结
- 微服务架构:就是将相关的功能独立出来,单独创建一个项目,并且连数据库也独立出来,单独创建对应的数据库。
- Spring Cloud本身也是基于SpringBoot开发而来,SpringCloud是一系列框架的有序集合,也是把非常流行的微服务的技术整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