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华
地区: 河南省 - 新乡市 -
学校:新乡市第四中学 共1课时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⒈使学生理解待定系数法;
⒉能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用一次函数表达式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⒈感受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 体会用“数”和“形”结合的方法求函数解析式;
⒉结合图象寻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感受求函数解析式和解方程组间的转化.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掌握的比较好,能通过解析式画出函数图象,通过图象判断k,b的符号,会用待定系数法计算简单的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但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有一定的困难,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两个式子相减,b就可以抵消,所以计算问题不会很大。另外,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新题型比较陌生,特别是没有直接给出点或者没有说求函数解析式,这样的题学生掌握的不够好。
学生已经学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会求正比函数的解析式,初步认识过待定系数法,以前也接触过数形结合思想。在此基础上,可以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待定系数法,然后去用,具体步骤有哪些,进而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然后举例说明从数到形和从形到数的相互渗透。另外,如何根据不同的信息找到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教学难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9.2.2一次函数(三)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一)知识回顾:
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_.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直线y=2x+1与直线y=2x-3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例1 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 y=5,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3=kx,
由题意得:5+3=2k,
解得:k=4,
所以 y+3=4x,
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4x-3.
例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1,-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三)形成概念
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四)总结归纳
教师结合例题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一设:设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y=kx+b;
二列: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含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三解:求方程或方程组的解;
四写:把求得未知数的值代入y=kx+b,写出函数解析式.
(五)拓展训练
1.(第一小组完成)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解得: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2.(第二小组完成)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
且平行于直线y=2x,求其解析式.
解: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 y=kx+b与y=2x平行,
∴ k=2.
又∵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3),
∴3 = -1×2+b.
∴b=5.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5.
3.(第三小组完成)已知直线y=kx+b和直线与y轴的交点相同,且经过点A(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由题意得:b=3,
∵直线y=kx+b经过点A(2,-1),
∴2k+3=-1,
解得:k=-2,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
(六)链接生活
如下图,两摞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放在桌面上,请根据图中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整齐摆放在桌面上的碗的高度y(cm)与摞上的碗的个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
(2)把这两摞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碗的高度是多少?
(1)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为y=kx+b.
由题意得 2k+b=11,
4k+b=14.
解得 k=1.5,
b=8.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为y=1.5x+8.
(2)解:把x=7代入y=1.5x+8中得:
y=1.5×7+8=18.5.
所以,两摞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碗的高度是18.5cm.
(七)揭示规律
以框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这种转化的工具就是点的坐标,它是连接“数”与“形”这两种对象的纽带。
(八)课堂检测
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5),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4x+9 B. y=4x-9 C.y=-4x+9 D.y=-4x-9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平行,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2,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
(九)畅谈收获
(1)让学生通过知识树的形式畅所欲言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个别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
求函数 细分析
用待定 分四步
一步设 二步列
三求解 四写式
(十)推荐作业
必做: 课本习题19.2第6,7题.
选作:《基础训练》拓展训练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19.2.2一次函数(三)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一)知识回顾:
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_________.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
直线y=2x+1与直线y=2x-3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例1 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 y=5,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解:设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3=kx,
由题意得:5+3=2k,
解得:k=4,
所以 y+3=4x,
所以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4x-3.
例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1,-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解方程组得:
所以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三)形成概念
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四)总结归纳
教师结合例题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总结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一设:设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y=kx+b;
二列: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含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
三解:求方程或方程组的解;
四写:把求得未知数的值代入y=kx+b,写出函数解析式.
(五)拓展训练
1.(第一小组完成)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求直线AB的解析式.
解:设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由题意得:
解得: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2.(第二小组完成)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
且平行于直线y=2x,求其解析式.
解: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 y=kx+b与y=2x平行,
∴ k=2.
又∵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3),
∴3 = -1×2+b.
∴b=5.
∴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5.
3.(第三小组完成)已知直线y=kx+b和直线与y轴的交点相同,且经过点A(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由题意得:b=3,
∵直线y=kx+b经过点A(2,-1),
∴2k+3=-1,
解得:k=-2,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3.
(六)链接生活
如下图,两摞相同规格的碗整齐地放在桌面上,请根据图中的数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整齐摆放在桌面上的碗的高度y(cm)与摞上的碗的个数x(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与x成一次函数关系)
(2)把这两摞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碗的高度是多少?
(1)解:设y与x的函数关系为y=kx+b.
由题意得 2k+b=11,
4k+b=14.
解得 k=1.5,
b=8.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为y=1.5x+8.
(2)解:把x=7代入y=1.5x+8中得:
y=1.5×7+8=18.5.
所以,两摞碗整齐地摆成一摞时,碗的高度是18.5cm.
(七)揭示规律
以框图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函数解析式和函数图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现这种转化的工具就是点的坐标,它是连接“数”与“形”这两种对象的纽带。
(八)课堂检测
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5),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y=4x+9 B. y=4x-9 C.y=-4x+9 D.y=-4x-9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平行,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2,则它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
3.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
(九)畅谈收获
(1)让学生通过知识树的形式畅所欲言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对个别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表现给予肯定和激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
求函数 细分析
用待定 分四步
一步设 二步列
三求解 四写式
(十)推荐作业
必做: 课本习题19.2第6,7题.
选作:《基础训练》拓展训练
Tags: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函数,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