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网络连通性(二)路由参数及管理
同一局域网的每台机器直接连接通信,但对于不同网段的局域网之间又是怎样连接的呢?这就要通过路由,找到不同的网络之间相互连接的网管,通过他们来进行通信的转发。因此每台计算机中都有一张路由表,它包含一些网络和相应网关信息。为选择到特定机器的路线,
IP
处理程序首先查看路由表中是否有目的网络的记录或目的地址的记录,如果有,就通过相应的网关传递出去数据包。否则,就通过缺省的网关传递数据包。
Linux
系统的路由信息可以通过
route
命令进行显示和修改。
<!--[if !supportLists]-->
1. <!--[endif]-->
route
命令的一般用法:
Route [-nNvee] [FC] [<AF>]
Route [-v][-FC]{del|add|flush}{-net|-host}Target[netmask<address>][gw<address>][dev<interface>]
主要参数:
》
-n
:以
IP
地址的形式显示路由信息
》
add
:添加路由
》
del
:删除路由
》
-net
:添加一个网络路由
》
-host
:添加到固定主机的路由
》
netmask
:网络掩码
》
gw
:网关,使用
ip
地址制定
》
dev
:网关,使用网络设备名指定
2、显示路由信息,使用不带参数的route命令:
Route
命令显示的内容意义:
》
Destination:
目标网络或主机,至于没有规定到的,则是以
default
来表示。
》
Gateway
:该目标要经由哪个网关传送。
》
Genmask
:就是该
Destination
的网络掩码,如果是目标是主机则为
255.255.255.255.255
,目标是网络则相应的网络掩码。如果是
default
,就显示
0.0.0
.0
,表示无论那个目标,都从这个网关路由。
》
Flages
:路由标志。
U
(
route is up
)
:
该路由连接成功;
H
(
target is a host
)
:
目标是一个主机(
IP
);
G
(
use getway
)
:
用来作为
gateway
的设定;
R(reinstate route for dynamic rouing):
使用动态路由时,恢复路由信息的标志;
D
(
dynamically installed by daemon or redirect
)
:
动态路由;
M
(
modified from routing daemon or redirect
)
:
路由已经被修改;
!
(reject route
):
这个目标地址的路由将被拒绝路由;
》
Iface
:该路有使用的网络接口
》
Metric
:一个路由的“成本”,通常使用跳跃个数来计算,这表明系统有多条路径通向同一个目的地,但其中一条比其他路径能够更快到达目的地。
Metric
计量数值比较低的路径通常更受欢迎。
Linux
操作系统的内核不使用这项信息,但某些高级路由分配协议会使用它。
》
Ref
:此路由被引用的次数。
Linux
操作系统的内核不使用这项信息。之所以会把它列在这里是因为
route
工具程序是能够跨操作平台使用的。因为其他种类的操作系统确实会用到它,所以在这里也就把它列了出来。
3
、添加路由信息
[root@localhost root]# route add -net 192.168.0.10 255.255.255.0 dev eth0
4
、删除路由信息
[root@localhost root]# route del -net 192.168.0.10 255.255.255.0
————————————————————————————————
特别声明:--
一、本文为原创,著作权及使用权为(作者笔名:闪电cto)本人所有。
二、本文首发于51cto个人博客(http://xudeqiang.blog.51cto.com)。
三、本文只供互联网上的读者分享,不供共享范畴,希知。
四、未经许可严禁对本文作修改、节选、断章性质的处理。
五、可转载,但必须注明原文章首发的出处网址,及文章作者,严禁复制。
六、如若转摘用于杂志网络媒体新闻,必须通知作者得到允许后方可,需收稿费。
七、作者联系信息:QQ:306718122 邮箱levinboy@foxmail.com
——————————————————————————————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xudeqiang/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