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在人类进步中总是扮演着最活跃最革命的角色,它的发展是无法阻止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抓住智能革命的机遇,而不是回避它、否定它和阻止它。未来的社会,属于那些具有创意的人,包括计算机科学家,而不属于掌握某种机能做重复性工作的人。
-
数据将成为 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新动力。
-
传统的人工智能方法就是首先了解人类是如何产生智能的然后让计算机按照人的思 路去做。今天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不坚 持“机器要像人一样考才能获得智 能”,但是很多的门外汉在谈到人工智能 时依然想象着“机器在像我们样思 考”,这让他们既兴奋又担心。事实上, 当我们回到图灵博士描述机器智能的原则时就能发现,机器智能最重要的是能 够解决人脑所能解决的问题,而不在于 是否需采用和人一样的方法。
-
大数据的特征:大量(Vast)、多样性(Variety)或者叫多维度和全面性或者说完备性。
-
大数据 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 在历史上,一项技术带动整个社会 变革的事情也曾经发生过。它们通常遵 循一个模式,即: 新技术+原有产业=新产业 历次工业革命:
现有产业+蒸汽机=新产业
现有产业+电=新产业
现有产业+摩尔定律=新产业
如今和以后:
现有产业+大数据=新产业
现有产业+机器智能=新产业
6.因此智能技术的拐点可能就发生在从10 年前开始到接下来的一二十年这一段时间。
7.在历次技术革命中,一个人、一家企 业,甚至一个国家,可以选择的道路 只有两条:要么加入浪潮,成为前2 %的人,要么观望徘徊,被淘汰。 抱怨是没有用的,至于当下怎么才能成为这2%,其实很简单,就是踏上只能革命的浪潮。
8.社会面对重大技术革命产 生的冲击不知所措,要两代人才能消除它的负面影响。
-
我们也要在观念上接受这样一个 事实,即越来越多的事情人类将做不过机器。我们今后的决定,应该根据这个前 提来做,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最终建设一 个让所有积极向的人都具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社会。
-
争当2%的人,而不是自豪地宣称自己是98%的人。
-
加入2%的行列,就要接受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利用好大数据和机器智能。
-
从事所谓传统行业的人, 距离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其实远比他们想 象的要近 多。如果说有距离,可能心理 上和观念上的距离比技术上和商业上的 要远得多。
-
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最初受益的都 是发展它、使用它的人,而远离它、拒绝 接受它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是迷 茫的一代。在智能革命到来之际,作为人 和企业无疑该拥抱它,让自己成为那2 %的受益者;而作为国家,则需要未雨绸 缪,争取不要像过那样每一次重大的 技术革命都伴随半个多世纪的动荡。
-
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机器在智能上全 面超越人类的时代,我们需要在这样的 环境里学会生存。这将是一个让我们振 奋的时代,也是一个给我们带来空前挑 战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