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项目销售或者大客户销售的销售员们,往往要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其中最具挑战的一项工作就是:向高管销售。
通常,要从客户的低级职位开始,一步步努力和向上推销。在说服多重“守门员”之后,才能争取到向客户高管陈述的机会。大家都知道,只有获得这些大权在握人士的认可,生意才可能谈成。那么,向客户高管陈述的机会来临之际,你是怎么准备的?或者说……
球终于被传到了球门前,你最后一脚怎么踢?
向高管做陈述和演示值得精心准备,除了要保持镇定和轻松,准备一份好幻灯片、一份报告书之外,你需要特别留意一些事情。这些位居高处的管理者在看问题的视角、聆听兴致、关注点、对话习惯方面,往往不同于那些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的员工。
1. 不要对新状况感到吃惊
在销售的过程中,无论你一路上与客户的各级人员相处多么融洽,请记得,他们都不能代表老板的态度。基层对你的承诺、对需求的描述,到高管那里也可能完全变了样。总之,在见到高管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这个生意能否谈成,甚至根本都不知道有没有生意可谈!
并不是基层人员有意欺骗你,实际上这是他们所在职位的视野决定的。高级管理者一定会站在宏观的视角看问题,在他们的任务列表中,会有很多任务与你的项目争夺资源,而那些任务很有可能是基层人员根本不知道的。
比如:一个管理信息化项目对于一个基层人员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在高管的清单里可能排在“为办公室装修”的任务之后,这个逻辑自有其原因。如果是这样,这个信息化项目被推迟再议(等装修完成)就不足为奇。
此外,如果客户方上下级的沟通不畅顺,也会严重影响你对这桩生意的判断。比如,基层并没有向上做以完整的汇报,或者汇报了,但却扭曲了你的信息。
不管如何,不要对此感到吃惊。因为有句话:“吃惊的人,已经被打倒了一半”。销售职业生涯当中,就是充斥着无数这样的不确定。谁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大项目销售更是如此。
2. 进行一次全新的陈述。
在陈述过程中,如果高管向你问起你早已说过多遍的问题,请不要惊讶,也不要轻视他对事情了解太浅显。因为你对基层曾陈述过的事情,很可能传达不到高层那里,或者传达过程中被扭曲变形了。企业越大,层级越多,这点越明显。所以,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对方高管已经很了解了你,在拜见高管之前说过的要点,都可能要求再次陈述。
此外,你一定会从客户高管那里听到全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可能是你在之前拜访基层客户时闻所未闻的。甚至,高管还表达了与基层人员完全相悖的观点。很多销售员还发现,之前对这笔生意即将成功的判断太过乐观了,突然一下子所有的希望都落空了!
也请不要惊慌。要承认这个无奈的客观事实,但仍要积极行事。想想看,你已经获得了和客户高管的对话机会,他答应听你的陈述和看你的PPT演示,那就把他当成一次全新的销售机会来看待吧。虽然看似销售线索又回到了起点,但他的确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你面对的终于是那个真正能拍板的人了。
同时,如果客户基层人员曾对你产品提出过某些赞美和批评,不要继承这个观点拿来应对高管,要重新评估陈述的利弊要点,因为高管的判断可能与基层截然不同。前面说过,高管的任务清单是更高级的任务列表,有更多元化的因素相互左右,你面对基层成功陈述的“利弊分析”,拿到高管那里可能不再适用。
总之,把对高管的推销当成一次全新的销售线索,你需要做一次全新的陈述。
3. 识别高管“管理仪表盘”上的问题
从客户高管的口中,你可以判断这里是否有生意可做。然后,你决定向他销售!
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热衷细节管理的领导,还是做“甩手掌柜”的老板,在谈及整个企业的运营,他们头脑中都有一个管理的“仪表盘”。之所以比喻为“仪表盘”,因为它简洁又重要,常常是数据和图表。
高管“管理仪表盘”上的问题将迥异于基层管理者的问题,高管有着更为宏观的视角:“未来6个月的现金流”、“最新的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的变化”、“董事会的意见”…… 有些话,有些说法,你可能从中层管理者那里根本就听不到。
那么,我们就要会识别高管仪表板上的业务问题,然后将自己公司的能力、推销产品的价值翻译成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语言,加以陈述。这样才是使用听众的语言,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必须保证你给高管的方案包含了“人、流程、预算”。这要求你要懂得管理知识,并事先做足功课,了解客户的背景,并把自己销售的产品、公司的能力与这些管理问题关联起来。不能再向对基层部门陈述那样,谈论太多的工具特征和功能的细节。
4. 更加要保持简洁
销售人员在向客户高管做报告时,“多多宜善”的想法绝对要去掉。必须将客户问题的各种指示因素、起因、后果和成本浓缩在一张纸上,进行简洁的汇报。
无数失败的教训就是,提案人把宝贵的时间用于啰嗦且没有条理的铺排,信息量少得可怜,或者说些和高管决策无关的东西,活生生地把时间耗掉。其结果必然是客户高管无法下决心拍板,项目至少会被拖延,甚至中断了销售线索。
日常演练做好的讲解,要有时间弹性。不能说你只可以讲20分钟,客户可不会按照你定的规则出牌。如果给你1个小时,你还是要把20分钟展开来而且不枯燥,如果只给你5分钟,你也要抓住要点简洁讲解。实战多数的情况是客户给我们的时间远远少于我们的预期,所以简洁的陈述版本特别重要,不仅客户喜欢,也是考察自己是否足够了解陈述的内容。
5. 以双向沟通取代单向沟通。
差劲的销售员总是带上公司的PPT,气如洪钟的给客户上课,或者自卖自夸地吹嘘一通。这种沟通方法糟糕透了,它完全破坏了卖方和客户的宾主关系。许多公司有顶好的产品,却被这种自大而不懂沟通的销售员给毁了。
“顾问式销售”需要精准把握的环节之一,就是要给顾客带来改变和价值,还要以不破坏客户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年轻的销售员和售前顾问要注意,面对客户高管,你自来就是晚辈后生,所以不能好为人师;不论你的公司和产品多么厉害,也不能说教。毕竟你是乙方,不能居高临下的语气说话。要通过设问摆出问题,让听众参与形成和推导结论,再给出自己的看法。要学会提问,在自己的陈述中设置好提问和对话,把陈述变成一个更为开放对话,这样听众更容易听得进去。
单向的陈述最容易陷入一个困境:自我感觉良好,听众毫不买账。自卖自夸,导致客户挑毛病。听众在喜欢你之前是听不进去什么的。没人喜欢被教训,没人喜欢被当成无知的聆听者,尤其当听众还是那些身经百战、自信爆棚的高管们。
6. 以故事取代一般说明
有个有趣的现象,年轻的销售员和售前顾问,费尽气力才能流畅的甩出商务说辞和职场套话,可是那些高管听众却没有聆听。的确,高层管理者的精力集中程度低,对常规的说辞和套话也有了“免疫力”。如果你没有讲述的技巧,谈不上沟通和说服。
而讲故事是非常有用的技巧。销售必须学会在讲解过程中适当的穿插故事和趣闻。这对于年长的高级管理人员更为显著。如果你面对的是董事会,有一个比方,你可以想像他们年龄只有10岁,你的语言和肢体语言都要调整,以适应这些“10岁”的听众。
不妨试试看,把你的信息用一个故事以不经意的方式讲出来,说说同业某个公司的新闻,讲讲某个客户的八卦,只要不是编造和拼凑,他们一定会屏息聆听。
本质上看,这些故事并非是哗众取宠的东西,它反应了你对行业和产品的了解程度,代表着你的细心程度,蕴含着你的观点和看法,又伴随着你轻松活泼的气质。如果生意给谁都差不多,当然愿意给你一个有趣的家伙了。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yangxiaoguang/668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