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不要让自己成为老板的“日用品”!

本文探讨职场中员工逐渐转变为“日用品”的现象,并提出通过教育自我展现独特价值、时间管理、提升创意能量及主动沟通等方式,帮助员工摆脱这一宿命。作者分享了个人实践方法,如随时记录灵感、与朋友日常聚餐、充分利用早晨时间及周末进行工作与生活的整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http://www.yixieshi.com/it/13091.html

  想过吗?我们“工作”的时间,其实已比“休闲”时间还长,但很少人将工作视为“生活”,大家想到自己的生活,不外乎就是自己每天起床的模样、回家的模样、周末逛电影院的模样……但,现在的工作时数愈来愈长,其实,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生活”,工作根本就已经是“生活”的最大的一部份,惨的是:

  薪水照旧,甚至更低。

  竞争激烈,随时准备被裁。

  又热、又平、又挤。

  《ComputerWorld》大约四年前曾经出了一篇专栏文章,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作者很有创意的,以商学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发展。他比喻,我们都知道,当一个新创商品很有独特性,譬如Sony推出世上第一台150寸显示器,那它的价钱就是很高,直逼“天价”。过了五年,大家都出150寸显示器,于是显示器就慢慢变成“日用品”(commodity),变成就像卫生纸、牙膏、洗发精……不再独特,价格公开,消费者看到一种,一定要拿来好几种其他的来比,比到最后“价钱”不免都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这,就是“日用品”(commodity)的可怜宿命!然后这位作者提出一个看法:现代上班族,在企业主与社会的眼中,也正在慢慢的变成“日用品”中。

  这是什么意思?员工变成“日用品”?

  这是在说,每一个人拥有的技能,都只是几万人之中的其中一个。你说,不对,你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那你就这样去催眠自己吧。在老板眼中,你之所以中选,只是因为他在现在他可以找人的“一个月之内”,你是来访者中最好的;但他就算找你进来,他也知道,像你这种人,外面很多啦,只是他们还没出来找工作。企业主永远抱着“以后还有人会更好”四处看看。

  作者说,身为“日用品”的上班族们,这时候,只能就像其他的日用品一样,用“物超所值”来维持自己的卖相!于是,上班族发现,大家必须开始通融于比父母时代还低的薪资水平,再降就付不起房租了,于是又只能以“更努力工作”来增加自己价值。爽的是老板,他花了不多的钱,买到好多好多个小时的工作;老板之所以可以这样做,因为这些员工已经变成了“日用品”。

  你说,你拿了一个证照,你说你曾经做过总经理特助,你理了一个全红的庞克头、你曾经做过什么专案……这些自以为豪的人生经历,一到了面谈室,面试的老板嘴里没说,但心里想的全是:“你,35岁,一个工程师,七年经验,大公司四年经验,主管三年经验…。”

  当面试的老板选了日用品之后,就将日用品丢给完整的人事制度去处理。于是,所有的企业内训,还有什么SOP,除了企业的竞争力,其实是专为这个“日用品”而设的,这样一来,无论是哪个地方来的“日用品”,只要够便宜的,回来就可以立刻训练成ok的状态。

  有趣的是,作者的“日用品”之说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数字可以佐证上班族就像150寸显示器,从独特的慢慢变成日用品,只是速度较慢罢了。文章举出,从2005年到2007年,美国的上班族中到年底还没有把假期用完的,呈现31%、33%、35%的逐年上升的状况。而目前共有高达59%的美国上班族说他们老板对工作的时数要求“正在上升中”,一篇澳大利亚的研究引用了二十多年所收集的数据显示,员工时数过长所造成的疲倦反而降低工作效率!但老板不信这套。老板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那怎么办,难道上班族就应甘于做个“日用品”吗?于是这个作者的重点,就是教大家如何摆脱“日用品”的宿命,他说,有四点可以做:

  一、教育自己想办法展现独特价值,以避免过长时间工作。二、时间管理,让自己能在更短时间完成同样的工作。三、提升创意能量,常常想办法提出实际的创意点来让老板看到你是特别的。四、要让老板知道,不要只是埋头苦做认为老板会看到。

  我对这个结论倒不太喜欢。我认为,目前看看肥皂、牙膏“突破重围”的方法,不只是“独特”而已,因为再怎么独特,你还是个日用品。

  有没有其他的对策?

  我想,关键是,身为企业日用品的上班族们,工作虽然已“融入”生活,但反之,生活也“融入”了工作,工作和生活变得密不可分,这点,或许是日用品翻身的机会。

  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生活更融入工作,工作更融入生活!

  你说,这不就表示工作时数,又更长了?但我宁可这样看:现代的企业实在太好了,老板允许我们将“生活”移到“工作”里!

  在别人都还是对这个观念非常害怕的时候,我们已经先做好大融合。这样一来,竞争优势更强,也更快乐;我们不再因身为日用品而烦恼,反而快快乐乐的做个“有竞争力的日用品”!

  我自己的将工作与生活“融合”的方法如下:

  一、时时刻刻带着一张纸: 这张八开的纸,记下所有瞬间的点子,四处走路,一有什么想法就记下,可带到工作里。你说,这表示我们得随时随地都在想着工作?不,我是这样看的:当我想起“它”的时候,有些想法时,我不希望放弃任何提升它的机会,若没有记下,想起也就忘记了,说不定我的脑袋经过早上充足睡眠,被外面地铁一刺激,可以产生很特别的想法!

  二、平常中午即安排与朋友聚餐 :有些人要等到周末才与朋友见面,我则相反,周末足不出户,要见面都在平时。有的公司中午时间规定较严,但有些公司相当宽松,与朋友吃饭其实不必太久时间,一个小时差不多,约在彼此的中点,来回加上半小时,时间到了,只要一句“我一点半还要开会”便可脱身。久而未见的朋友,尽量约在平常的日子,叙叙旧,这样可以更充份利用上班空档来「生活”,增加工作乐趣。

  三、善用平日的早晨时间: 早晨时间是一天的精华,虽然很短,却刚好位在“工作”与“生活”的交界,早晨一定是准备去上班,心情压力沉重,但人却还在舒服的家里。这段时间我个人是用来看全球新闻、写博客,但早上的事不止这些,有时要洗澡、大便、刷牙、换衣服…这些可以通通穿插在写博客之间,一边做事,一边构思,我发现这是“融合”一天的最佳时光。

  四、在周末做整顿的工作: 周末就像一团香喷喷的棉被,一在面前,就想整个人跳上去,一睡就是两天!就算不睡这么久,周末的整个脑袋至少都是完全空白的。周末可以干嘛?总不能周末也在工作吧?但可别让“休息”变成你唯一做的事!因此我周末会安排一些“整顿”的工作,周六早上,我整理一整周的日记,回复之前没办法回的email,也在周日寄出一些周报给各界人士、写专栏文章等,现在已成习惯。每个产业有不同的做法,或许周末的时间可以好好再读一次这周以来的所有email,再调一调PowerPoint?现在很少老板不让你将公司的档案带回家了,周末可以轻松的review一遍,展望下周。

  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就像肥皂变成日用品一样,是无法逃脱的宿命,怎么办?再怎么“特色化”,还是一样,不如就顺着日用品的模式。谁说日用品不好?现今最大的厂商都是日用品,搭着“日用品”的身份去求成功,反而能够获得更巨大的成功!

  (注:本文作者mr6为台湾著名博客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