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参加环球企业家一个年度高峰会,在会上做了一个简单发言,下面的发言纪录以“信息化还没有开始”作为一个重要信息,也可以说成IT的第二波发展将会开始。

 

http://www.topoint.com.cn/html/article/2009/10/259886.html

 

10月24日,由《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以“颠覆与新生——低迷时期的全球化机遇”为主题的2009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思科全球副总裁、思科中国副董事长兼总裁林正刚发言时称信息化还没有开始。他表示,信息化上的理论要彻底改变,只有当我们把信息作为一种建筑材料,信息化才算是开始了,只有颠覆性的想法理念才能带来新的生活。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林正刚:大家好,刚才陈老师讲了很多很精彩、很好的观点,我吸收了两个Idea,首先我要回去看一下我的收入,虽然我住在城市但是我的收入是农民的收入。另外一个观念大家要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今天首先感谢《环球企业家》给我这个平台,还有提出这么好的一个题目“颠覆与新生”,在今天短短的十分钟之内我希望除了“颠覆与新生”之外将全球化、信息化串联在一起,时间很短串的好不好就要看大家的悟性,首先给大家看一个3分钟的视频。

  刚才陈总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可能是说我们对智能互联城市未来的梦想,但是刚才大家所看到的这些细节、这些服务今天是完全存在的,并不是未来的,今天已经有个别人都在享受这个服务,在里面有很多是信息化手段的体现,更重要一点做到刚才这种社会的环境是要将信息整合,如果大家都记不住,你记住将来未来很重要的就是信息整合,这就足够了。

  前段时间有一本很火的书叫《世界是平的》,所谓的世界是平的就是通过所谓的全球化一二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慢慢地缩短,从工业化到现在的信息化,所以全球化跟信息化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分离,刚才大家看到的视频,说明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人们生活,而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更有素质、更有效率。

  明年世博会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用城市为主题,在里面你会看到很多很多城市来展现将来城市的酮体,听起来好像是在为世博会做广告,实际上也是为自己做广告,我们希望在世博会展现一下未来城市的一种环境。刚才说了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化都串在一起,城市化的定义在我来看就是将现在不在城市居住的人搬到城市去,199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是2.6亿,到200亿年达到5.7个亿翻一番,根据最新的报告到202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会达到接近10个亿,这是什么概念?在未来15年我们国家需要将相当于今天美国的人口搬到城市去。刚才陈老师已经提到,城市和农民的生产力有一点不一样,根据麦肯锡的报告过去的历史数据表示一个国家的GDP90%来自城市,所以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很明显我们希望将人口尽量城市化,这样会提高我们的GDP,但是我们面临着挑战,我们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继续用我们现在的方法打造我们的新城市(北京),我们继续打造新城市下去坐在下面的张先生就会很有意见,因为我们这样继续打造新城市就会破坏环境,就会造成能源的不足,这个问题全世界很多国家都知道,纷纷找方法去解决,中国政府也没有例外,所以我们最近在韩国仁川做了一个这样的项目,基本上要解决这个问题,提供给打造新城市的选择,没有时间展开,一句话新的城市基础是在绿色网络上打造出来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随时上网查。

  刚才提到绿色、环保和网络,将来的新城市跟信息化是密不可分的,最近陕西省的省长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我在这里借用一下,他说现代城市是信息城市,没有信息化的城市说不上是现代化的城市,我在这里加一句,全球化如果是一个非信息化的城市,是不可能参与到全球化的大潮流里面,最后讲一下信息化所面临的挑战,前一段时间在深圳参加一个营销峰会有人问我问题,林总你觉得今天的信息化是什么情况,我当时脱口而出说信息化还没有开始,我说了这句话有点不负责任,当然我要展开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在座的是熟悉、参与过信息化你会同意我这个说法吗?举个例子你盖一座大楼基本90%以上的楼盖完了你过来看看怎么做信息化,相当于我做蛋糕,蛋糕弄好了你看看能加一些什么东西上去,我为什么说信息化还没有开始,如果信息化真正开始是什么情况,这个情况就是我们在信息化上的理论要彻底改变,当我们把信息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理念上的调整我相信信息化就开始了,所以只有颠覆性的想法理念才能带来新的生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