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9 子网形成
网号# 二进制地址十进制地址
基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0
子网0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0
子网1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3 2
子网2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1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6 4
子网3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1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9 6
子网4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2 8
子网5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 0 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6 0
子网6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1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9 2
子网7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1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2 2 4
每一个子网号用最后一个8位位组的前三位定义。十进制数为1 2 8、6 4和3 2。每一个子网
的起始I P地址(十进制)在第三列中列出。毫无疑问,这些数以3 2递增(子网号中最右边的位)。
注意子网0和7,虽然在数学上存在,即使在路由器上定义了,在正常环境下也不能使
用,它们的子网地址分别是0 0 0和111。包含所有0或1的地址应视为保留地址不能用作
特定子网地址。全0的地址(无论有少0)保留为识别子网自身,全1的子网地址用于在
子网内的广播。
表4 - 9中的子网地址只是按子网地址域从小到大递增地表示。
每个子网内的主机应该按剩下5位递增的顺序定义。有3 2 种0 、1组合。具有I P 地址
1 9 3 . 1 6 8 . 1 2 5 . 1 9 3的设备是子网6中的第一个主机,剩下的主机地址最高到1 9 3 . 1 6 8 . 1 2 5 . 2 2 3。至
此,子网就被主机填满,不能再加入主机了。
网号# 二进制地址十进制地址
基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0
子网0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0
子网1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0 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3 2
子网2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1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6 4
子网3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0 1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9 6
子网4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 0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2 8
子网5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 0 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6 0
子网6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1 0-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1 9 2
子网7 11 0 0 0 0 0 0 . 1 0 1 0 1 0 0 0 1 . 0 11111 0 1 .111- 0 0 0 0 0 1 9 3 . 1 6 8 . 1 2 5 . 2 2 4
每一个子网号用最后一个8位位组的前三位定义。十进制数为1 2 8、6 4和3 2。每一个子网
的起始I P地址(十进制)在第三列中列出。毫无疑问,这些数以3 2递增(子网号中最右边的位)。
注意子网0和7,虽然在数学上存在,即使在路由器上定义了,在正常环境下也不能使
用,它们的子网地址分别是0 0 0和111。包含所有0或1的地址应视为保留地址不能用作
特定子网地址。全0的地址(无论有少0)保留为识别子网自身,全1的子网地址用于在
子网内的广播。
表4 - 9中的子网地址只是按子网地址域从小到大递增地表示。
每个子网内的主机应该按剩下5位递增的顺序定义。有3 2 种0 、1组合。具有I P 地址
1 9 3 . 1 6 8 . 1 2 5 . 1 9 3的设备是子网6中的第一个主机,剩下的主机地址最高到1 9 3 . 1 6 8 . 1 2 5 . 2 2 3。至
此,子网就被主机填满,不能再加入主机了。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ansity/16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