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使用规范

Redis使用规范
本文档旨在规范Redis的使用,以确保业务稳定性和运维便利性。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分离、实例隔离、合理的Key设计、数据类型的选择、大文本处理、内存限制等。

Redis使用规范一、        目的

为了避免出现因redis使用不当而出现异常影响业务,以及方便后面的运维,故出具redis使用规范,通过规范使用可以更好、更高效发挥redis缓存优势。

二、        使用规范1.  Redis有数据丢失风险,程序需要处理数据丢失时重新加载过程【强制】

使用redis有丢失数据的风险,项目架构时需要考虑到相应解决方案,程序需要处理如果redis数据丢失时重新加载过程。


2.  冷热数据分离【强制】

冷热数据分离,不要将所有数据全部都放到Redis中, 虽然Redis支持持久化,但是Redis的数据存储全部都是在内存中的,成本昂贵。建议根据业务只将高频热数据存储到Redis中,对于低频冷数据可以使用基于磁盘(Oracle、MySQL、MongoDB等)存储方式,不仅节省内存成本,而且数据量小在操作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3.  不同业务数据要分开存储【强制】

不要将不相关的业务数据都放到一个Redis实例中,新业务申请新的单独实例。因为Redis为单线程处理,独立存储会减少不同业务相互操作的影响,提高请求响应速度;同时也避免单个实例内存数据量过大,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更快恢复服务。


4.  规范Key格式【强制】

合适的Key,便于查看,统计,排错。不推荐含义不清的Key和特别长的Key。例如:系统名+应用名+业务数据 。


5.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建议】

在不能确定其它复杂数据结构一定优于String类型时,避免使用Redis的复杂数据结构。每种数据结构都有相应的使用场景,String类型是Redis中最简单的数据类型,推荐使用String类型。但是考虑到具体的业务场景,综合评估性能、存储、网络等方面之后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Redis支持的数据库结构类型较多:字符串(String),哈希(Hash),列表(List),集合(Set),有序集合(Sorted Set), Bitmap, HyperLogLog和地理空间索引(geospatial)等,需要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类型,常见的如:String可以用作普通的K-V、计数类;Hash可以用作对象如商品、经纪人等,包含较多属性的信息;List可以用作消息队列、粉丝/关注列表等;Set可以用于推荐;SortedSet可以用于排行榜等。


6.  谨慎全量操作Hash、Set等集合结构【建议】

在使用HASH结构存储对象属性时,开始只有有限的十几个field,往往使用HGETALL获取所有成员,效率也很高,但是随着业务发展,会将field扩张到上百个甚至几百个,此时还使用HGETALL会出现效率急剧下降、网卡频繁打满等问题,此时建议根据业务拆分为多个Hash结构;或者如果大部分都是获取所有属性的操作,可以将所有属性序列化为一个STRING类型存储!同样在使用SMEMBERS操作SET结构类型时也是相同的情况。


7.  对于必须要存储的大文本数据压缩后存储【建议】

对于大文本写入到Redis时,要压缩后存储。大文本数据存入Redis,除了带来极大的内存占用外,在访问量高时,很容易就会将网卡流量占满,进而造成整个服务器上的所有服务不可用,并引发雪崩效应,造成各个系统瘫痪。


8.  禁止大String【强制】

核心集群禁用大于1MB的String大Key(虽然Redis支持512MB大小的String),如果1MB的key每秒重复写入10次,就会导致写入网络IO达10MB。


9.  线上Redis禁止使用Keys正则匹配操作【强制】

Redis是单线程处理,在线上KEY数量较多时,操作效率极低,该命令一旦执行会严重阻塞线上其它命令的正常请求,而且在高QPS情况下会直接造成Redis服务崩溃。如果有类似需求,用Scan命令代替。


10. 存储的Key要尽可能设置超时时间【建议】

如果应用将Redis定位为缓存Cache使用,对于存放的Key要设置超时时间!因为若不设置,这些Key会一直占用内存不释放,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内存占用越来越大,直到达到服务器内存上限。另外Key的超时长短要根据业务综合评估,而不是越长越好。


11. 频繁对String进行Append操作,则使用List【建议】

如果出现频繁对String进行Append操作,则请使用List进行Push操作,取出时使用Pop。这样避免String频繁分配内存导致的延时。


12. 线上禁止长时间打开Monitor命令【强制】

禁止生产环境长时间打开Monitor命令,Monitor命令在高并发条件下,会存在内存暴增和影响Redis性能的隐患。


13. 位级别和字级别的操作【建议】

Redis 引入了位级别和字级别的操作:GETRANGE, SETRANGE, GETBIT 和 SETBIT.使用这些命令,可以把Redis的字符串当做一个随机读取的(字节)数组。例如你有一个应用,用来标志用户的ID是连续的整数,你可以使用一个位图标记用户的性别,使用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或者其他的方式。这样的话,1亿个用户将仅使用12 M的内存。你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使用 GETRANGE 和 SETRANGE 命令为每个用户存储一个字节的信息。


14. 设置最大内存及最大内存淘汰策略参数【强制】

设置最大内存可以限制redis内存使用,避免出现耗尽所有物理内存OOM问题出现故障。同时设置maxmemory-policy(最大内存淘汰策略),根据自身业务类型,选好maxmemory-policy(最大内存淘汰策略),设置好过期时间。

15. 预留足够空闲物理内存【强制】Redis在做持久化时会fork出一个同样资源大小的进程来进行bgsave操作,预留足够物理内存(一般需要预留总物理内存的40%左右)可以保证fork进程正常,避免持久化失败。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892666/blog/184140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