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极少来我家,她说,住不习惯城里的房子,要坐电梯到17层,很晕。还有,一听物业费要交那么多,母亲就心疼不已:“囡囡哪,你要多拼命挣钱才能住这样的房子呀?”
母亲来了没几天,不论什么事都要亲自去做,比如买菜,她要去家贸市场而不愿去超市,尽管便宜不了几块钱。她说:“一去超市看到净菜就觉得太贵,不就是自己洗洗吗?”家里有饮水机,母亲却说喝不惯,还是要烧开水喝,说:“这样可以省一点,否则你的贷款什么时候才可以还清?”
母亲来不了两天就会嚷着回家,说还是自己的狗窝好。
因为工作忙,我回家的时候极少,只是有时候打个电话过去。只要大概有一周没打电话,母亲的电话便会打过来:“囡囡,”她说,“出什么事了?身体不舒服了?和他吵架了?单位的事不顺?到底怎么了?”其实我只是玩疯了,没有时间给小城里的母亲打电话。
“没,没事。”我结巴着说,“好着呢。”母亲又开始唠 叨,说我穿得太少,冬天穿什么裙子,老了会受病的,又说我吃得少,总减肥,简直是没事打事,她就希望我白白胖胖的,真让人没办法。
母亲的电话总是隔三差五地打来,一般的时间是早晨7点半,后来父亲说,你妈为了给你打电话,总是6点多就起,老怕晚了,因为你应酬多了,所以,想早晨给你打,一是嘱咐你一天多注意,再就是给你叫个早。
一晃,母亲给我打电话好几年了,日复一日都老样子老话题:多吃、别冻着、别热着,别和同事闹别扭。
有一次,母亲一周没有给我打电话,我竟马虎到没有打过去,再打过去时,家里居然没有人接。
我才慌了,家里没人的时候极少,我又打了几次,还是没人。我又给弟弟打,弟弟说:“妈住院了,不让告诉你,她血压高,差点坏了事。”
我坐上车就往回跑。到了医院,扑到妈怀里就哭:“妈,妈!”妈抚摸着我,说:“傻囡囡,哭什么啊?妈好好的。看,你又费了那么多钱,一点也不知道过日子。打个电话给妈,妈就很知足了!:
我细细一想,才发现大部分电话是妈打给我的,全是长途啊!弟弟说:“妈为了省你的电话费才打给你的,说你刚买了房子,很不容易。“我的眼泪掉得更厉害了。我和朋友同聊天,经常一讲就是半夜,哪里在乎过电话费呀?
如果不是母亲病,我哪里会回来?
转眼到了年底,母亲的电话照样是早晨7点半打来,那时,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母亲说已经在着手准备年货,和父亲腌了好多腊肉,还为我做了新被子。
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是让我过年回家,但我很犹豫,因为怕冷。
母亲和父亲现在住的还是平房,虽然也烧暖气,可因为是平房,寒冷程度可想而知。我最怕冷,一冷就容易生病。有一年过年回家,我冻得输了10天液,母亲从那以后再也不要求我回去了。
母亲大概听出了我的犹豫,她讪讪地说:“不回来就算了,家里是真冷,等天暖和了再回来吧,一样的。“
话虽然这样说,可我知道那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讲究的就是合家团圆,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大概是怕我为难母亲再来电话时不提过年的事了,这倒让我心里不安起来。
后来妈在早晨7点来了一次电话,她很兴奋地说:“囡囡,你回来吧,不冷了,我让你爸爸买了一部空调安上了,热得很,一点也不会冷了。“
那时我正在温暖的被窝中,听到母亲这么说话,眼泪就落了下来,好像是母亲在乞求我回去一样,我说:“好好好,妈,我一定回家。“
母亲笑了,声音里满是阳光。她急切地问我想吃什么,她要给我提前准备,毕竟我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不知道家里这些特产是否还喜欢吃。
我说什么都行,只要是妈做的。
临近春节那几天,我有时打电话给妈,妈总是慌张地跑过来说:“正在做腊肠,你最爱吃的;正在做糍粑,你最爱吃的;正在做豆沙包,也是你最爱吃的!
我最爱吃的,母亲都记得,可母亲爱吃什么,我想了想,居然记不起来。
我想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女儿,至少不知道心疼体贴自己的母亲。就拿打电话来说,我总把它当成个任务来完成,而母亲,把它当成了牵挂!

母亲来了没几天,不论什么事都要亲自去做,比如买菜,她要去家贸市场而不愿去超市,尽管便宜不了几块钱。她说:“一去超市看到净菜就觉得太贵,不就是自己洗洗吗?”家里有饮水机,母亲却说喝不惯,还是要烧开水喝,说:“这样可以省一点,否则你的贷款什么时候才可以还清?”
母亲来不了两天就会嚷着回家,说还是自己的狗窝好。
因为工作忙,我回家的时候极少,只是有时候打个电话过去。只要大概有一周没打电话,母亲的电话便会打过来:“囡囡,”她说,“出什么事了?身体不舒服了?和他吵架了?单位的事不顺?到底怎么了?”其实我只是玩疯了,没有时间给小城里的母亲打电话。
“没,没事。”我结巴着说,“好着呢。”母亲又开始唠 叨,说我穿得太少,冬天穿什么裙子,老了会受病的,又说我吃得少,总减肥,简直是没事打事,她就希望我白白胖胖的,真让人没办法。
母亲的电话总是隔三差五地打来,一般的时间是早晨7点半,后来父亲说,你妈为了给你打电话,总是6点多就起,老怕晚了,因为你应酬多了,所以,想早晨给你打,一是嘱咐你一天多注意,再就是给你叫个早。
一晃,母亲给我打电话好几年了,日复一日都老样子老话题:多吃、别冻着、别热着,别和同事闹别扭。
有一次,母亲一周没有给我打电话,我竟马虎到没有打过去,再打过去时,家里居然没有人接。
我才慌了,家里没人的时候极少,我又打了几次,还是没人。我又给弟弟打,弟弟说:“妈住院了,不让告诉你,她血压高,差点坏了事。”
我坐上车就往回跑。到了医院,扑到妈怀里就哭:“妈,妈!”妈抚摸着我,说:“傻囡囡,哭什么啊?妈好好的。看,你又费了那么多钱,一点也不知道过日子。打个电话给妈,妈就很知足了!:
我细细一想,才发现大部分电话是妈打给我的,全是长途啊!弟弟说:“妈为了省你的电话费才打给你的,说你刚买了房子,很不容易。“我的眼泪掉得更厉害了。我和朋友同聊天,经常一讲就是半夜,哪里在乎过电话费呀?
如果不是母亲病,我哪里会回来?
转眼到了年底,母亲的电话照样是早晨7点半打来,那时,离过年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母亲说已经在着手准备年货,和父亲腌了好多腊肉,还为我做了新被子。
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是让我过年回家,但我很犹豫,因为怕冷。
母亲和父亲现在住的还是平房,虽然也烧暖气,可因为是平房,寒冷程度可想而知。我最怕冷,一冷就容易生病。有一年过年回家,我冻得输了10天液,母亲从那以后再也不要求我回去了。
母亲大概听出了我的犹豫,她讪讪地说:“不回来就算了,家里是真冷,等天暖和了再回来吧,一样的。“
话虽然这样说,可我知道那是不一样的,中国人讲究的就是合家团圆,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大概是怕我为难母亲再来电话时不提过年的事了,这倒让我心里不安起来。
后来妈在早晨7点来了一次电话,她很兴奋地说:“囡囡,你回来吧,不冷了,我让你爸爸买了一部空调安上了,热得很,一点也不会冷了。“
那时我正在温暖的被窝中,听到母亲这么说话,眼泪就落了下来,好像是母亲在乞求我回去一样,我说:“好好好,妈,我一定回家。“
母亲笑了,声音里满是阳光。她急切地问我想吃什么,她要给我提前准备,毕竟我好几年没回家过年了,不知道家里这些特产是否还喜欢吃。
我说什么都行,只要是妈做的。
临近春节那几天,我有时打电话给妈,妈总是慌张地跑过来说:“正在做腊肠,你最爱吃的;正在做糍粑,你最爱吃的;正在做豆沙包,也是你最爱吃的!
我最爱吃的,母亲都记得,可母亲爱吃什么,我想了想,居然记不起来。
我想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女儿,至少不知道心疼体贴自己的母亲。就拿打电话来说,我总把它当成个任务来完成,而母亲,把它当成了牵挂!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chinablog/59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