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就应经将近过了两年,可是回想起自己这两年的大学生活,却实在让人失望,准确地说应该是大学的这种学历制教育让我很失望。刚进大学时怀着美好的梦想,自以为在学校一定能学到很多高深的技术,因为我报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小我就对网络十分感性趣,总觉得网络是个包罗万象、深不可测的东西,所以选专业时我毫不犹豫地就选了计算机这个梦寐以求的专业。原本学校是规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今后可分为三个方向学习(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可是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发现学校有分方向的迹象,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请教过学长,他们都说学校不会分,至于分方向那是自己的事情。于是就这样,我被学校忽悠到了计科系。
都说大一是打基础的时候,我想打基础就打基础,可能这是学好计算机的必经阶段吧。整天都学习一些很枯燥的课程,什么高数啊、线性代数啊、离散数学啊、物理啊、概率统计啊……反正一切理工类的课程我们都得学。这些东西样样都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更何况我又是文科毕业的,自然我的成绩在班里就不是很好。这曾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很消沉。后来我慢慢觉得自己不应该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学校所教的课程上,当然并不是说基础课就不重要。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图书馆发现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教程,慢慢地我就对这些书产生了浓厚的性趣,尤其是网络方面的书籍。于是几乎每天课余时间都要去学校图书馆的阅览室走上一遭,坐上一会。翻阅着这些书时,我才觉得自己真正像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然而在这个时期,虽然我翻阅了计算机方面的许多书籍,但我都只是浅尝辄止、知其大意而已,并没有深入地去挖掘。也不知是自己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还是缺少钻研的精神和耐心。总而言之,大一这一学期,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计算机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各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不再像以前那样提起计算机,还只是云里雾里的感觉。
大一就这样随着对大学新鲜感的慢慢减退而消亡。到了大二,我就开始对自己确定了一个大的方向,那就是网络。我个人觉得学校图书馆的书内容都太陈旧了,跟不上时代步伐,于是就去新华书店买了本清华大学出版的计算机网络教程。一开始时看这本书觉得很吃力,专业术语太多,内容又太杂乱,彼此间还相互联系紧密。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去一点一点地啃,我想,一遍看不懂我看两遍,两遍看不懂我看三遍,我就不相信我就看不懂他。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看了一个多月以后(课余时间才看的),我开始有头绪了,当我把书本合上后,基本的网络知识体系就呈现在我脑海中。这较大一时,我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就网络这一块,很多基本的原理和协议,我已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我觉得这是我大二收获最大的地方,我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高兴。
或许有人会说光是知道一些基本的网络原理和协议,要想学好网络路还远着呢。不错,确实如此,离一个真正网络高手的水平还远着呢。但是我想说的是,只要你能把网络基本原理和协议学好,把基础打牢,那么在你接下来学习更高深的网络知识时,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那么的得心应手,如同顺水推舟一般流畅,像先前那样学网络基础知识时的痛苦再也不复存在。我想这可能就是基础在起决定作用吧,难怪别人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了。
现在的我已经处于大二的下学期,在努力学好学校所教的课程外,我已开始学习路由和交换技术了,我觉得这两样东西对网络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核心交换机,号称是网络的心脏。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网络工程师,请你一定要学好高级路由和多层交换技术。初此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等着你去学习,服务器一直是网络界不老的话题,对于信息安全严重受到威胁的今天,防火墙更是肩负着重大责任。除此之外,一些相对而言属于新兴的技术,网络存储、虚拟化、云计算等等。这些技术都需要我们去学习,纵然不是要求你样样都要精通,但至少也要略知一二。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网络工程师,就要做到一专多能,一精多通。
学海无涯,技术×××。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我们一定要让他变得快乐起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wenjie168/51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