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328《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二 固件设计

本文记录了《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固件设计实验过程,包括配置开发环境、连接ARM开发板、编译多线程代码及调试等步骤,并分享了解决编译错误和设备文件缺失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145328《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实验二 固件设计

与20145232韩文浩结对

887818-20161113203850092-894197414.png

实验过程

配置开发环境(同实验一)

  • 连接arm开发板
  • 建立超级终端
  • 启动实验平台(redhat虚拟机)
  • 配置同网段IP
  • 安装arm编译器(bc共享文件夹)
  • 配置环境变量(redhat虚拟机中)

导入实验代码

  • 将实验所需代码拷贝到bc共享文件夹中
  • 实验代码在老师提供的02_pthread和03_tty文件夹中
  • 在虚拟机中编译代码

  • 对于多线程相关的代码,编译时需要加-lpthread 的库。
  • 编译pthread.c

  • 编译term.c

887818-20161113203927155-282809754.png

下载调试

  • 在超级终端中运行可执行文件pthread

887818-20161106140608143-1008933848.png

  • 在超级终端运行可执行文件term时出错,提示/dev/ttyS0: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887818-20161106140619424-1616380025.png

  • 解决方法:老师给的实验指导书中说:这个问题是因为在 Linux 下串口文件位于/dev 下,一般在老版本的内核中串口一为/dev/ttyS0 ,串口二为 /dev/ttyS1, 在我们的开发板中串口设备位于/dev/tts/下,因为开发板中没有ttyS0这个设备,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连接。解决方法就是按照实验指导书说的在超级终端中进入/dev文件夹中,输入命令ln –sf /dev/tts/0 ttyS0(注意空格与字母l、数字0。)

  • 在超级终端中运行可执行文件term

887818-20161106140636002-1791162603.png

实验体会

《实验二:固件开发》在实验一的基础上编译.c文件时的命令加了-lpthread的命令,这次重点是对代码的理解,这次的代码更复杂,需要多花些时间,并且在交叉编译的过程中出现报错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排除错误的能力。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rebrust/p/610796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