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赢在别人休息时!
常听朋友抱怨工作太忙,自己也感觉每天忙忙碌碌的。回想在深圳工作这些年,有努力也有进步,但总的说成就不大,比下虽有余,比上却不足。
想起来,还是自己努力不够、浪费的时间太多。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学习上的。”这是上学时就学过的鲁迅名言,现在回想起来,有更深刻的体会。
有时在书店看到李开复先生的新作,就惊叹他的成就,无论是身为微软的副总裁,还是谷歌中国区总裁,工作肯定是非常忙碌的。可他还能写出这么多好书,他的时间又是从哪来的呢?当然是工作之余,是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了。
当我们还在看电视、上网聊天、逛街或是做别的什么时,那些比我们更成功的人却仍然在工作、在努力。
我以前的老板,三十三岁就是千万富翁了。看看我们平时都是怎么评价他的:
“老板真是有精力呀,每天都加班到三四点,第二天还是那么精神”。
我想不是他有异于常人的精力,而是他在努力支撑、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有人说“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
的确是这样,一周五天、一天八小时,是一般人的工作时间。在这段时间大家的努力、工作成绩是很接近的。成功者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仅在八小时内工作,在八小时外他们也在不断努力,在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工作。一天比别人多出一二个小时,长年累月,其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面对他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呢?
现代社会,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知识更新一天比一天快,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前途和发展,单单靠八小时以内的努力已远远不够,必须珍惜八小时以外的时间,把别人用于休息、娱乐、应酬的时间用在学习和提高上。
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在八小时之外。我们有些员工八小时之外想的就是打牌、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视等,结果工作多年,技能技巧也没有大的提高,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员工,时时刻刻都要面临“生存”的问题。
而有些追求上进的员工则不同,他们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八小时之外发奋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结果他们常常能把握机遇,在公司有一个好的发展。记得建民宾馆客房部主管郑生美曾跟笔者说过,每天,无论工作多么忙,回家后都要抓紧一段时间看书学习,提高自己。我想,她之所以能从普通员工升为主管,关键是她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的同时,把握好了八小时之外。在我们集团,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日本著名企业家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董曾提出过“24-16-8”的工作制。他认为,董事以上的干部要具备24小时都为公司着想的觉悟,对工作一定要“走火入魔”,时时刻刻为公司操心,甚至晚上做梦也要做公司的梦。对一般管理干部,则要求每天为公司干16小时,除了晚上睡觉做梦可以悉听尊便外,其他时间都必须思考公司的工作。至于一般职员,则要求工作8小时,只要上班时间考虑工作就可以了。不过他又说,如果你只满足于每天工作8小时,思想上也没有想干16小时或者更多的念头,那你这一辈子可能永远只是一个一般的职员。
所以,奉劝那些八小时之外沉迷于打牌、上网聊天打游戏,唱卡拉OK的员工,如果你想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八小时之外就必须多一点学习、多一点钻研、多一点思考。
努力吧!奋斗吧!
此文用来勉励当前迷茫的自己,对自己说,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339651511/514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