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第2版)》——往返工作流程(Round-Trip workflows)...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影和视频调色的往返工作流程,包括定剪、剪辑准备、调色、合成及输出等步骤,强调了定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时间线管理以节约成本。调色前的准备包括整理素材、识别不兼容的特效,并确保高质量素材的使用。返回非编系统进行最后的编辑和输出时,要确保调色效果的准确还原。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调色师手册:电影和视频调色专业技法(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往返工作流程(Round-Trip workflows),作者 【美】Alexis Van Hurkman(阿列克谢·凡·赫克曼),译者 高铭,陈华,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往返工作流程(Round-Trip workflows)

虽然有一些例外,调色软件通常设计为可以导入非编系统输出的EDL,XML或者AAF文件,然后也可以将完成调色的项目输出对应的EDL,XML或者AAF文件到原来的非编系统中,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往返,这一节阐述了通用的往返工作流程(round-trip),帮助你了解什么时候该进入这个流程,还告诉你如何进行这个工作流程。

通常往返工作流程大体如下。

1. 定剪。

2. 准备交接定剪的时间线。

3. 输出剪辑表并整理与之配套的媒体。

4. 对项目调色。

5. 重套最终的视效,重套购买的素材。

6. 渲染输出最终调色完成的文件。

7. 输出调过色的时间线,并重新导入到非线性编辑或者完成片系统中。

每个软件会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这个流程。例如,Adobe SpeedGrade可以直接导入Premiere Pro的项目,而不使用XML或者AAF交换格式。然而,你需要灵活地组织这些步骤(我强烈建议这么做),以适用到你所使用的、各种不同的后期软件组合中去。

调色开始之前:定剪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关于一些软件或系统能支持这些流程的好处,它们能支持更灵活的工作流程、允许时间线在剪辑和完成片部门之间来回反复。最终极的愿景是改变整个剪辑行业,消除“定剪”的概念,从而使项目在最终输出前可以对任何一点做随时改动。

虽然这听起来很理想,而且这样的灵活性在程序交互性方面肯定很受欢迎,但是(尽早)定剪还有具备许多关键性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