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Kubernetes集群部署——平台环境规划

本文介绍Kubernetes的三种部署方式:Minikube适用于本地快速运行,Kubeadm用于快速部署集群,二进制包则适合手动搭建集群。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平台环境规划,包括软件组件和集群架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官方提供的三种部署方式:

minikube:

  • Minikube是一个工具,可以在本地快速运行一个单点的Kubernetes,仅用于尝试Kubernetes或日常开发的用户使用。
  • 部署地址:https://kubernetes.io/docs/setup/minikube/

kubeadm

  • Kubeadm也是一个工具,提供kubeadm init和kubeadm join,用于快速部署Kubernetes集群。
  • 部署地址:https://kubernetes.io/docs/reference/setup-tools/kubeadm/kubeadm/

二进制包

  • 推荐,从官方下载发行版的二进制包,手动部署每个组件,组成Kubernetes集群。
  •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releases
2、平台环境规划:

软件组件情况:

 

单Master集群情况:

多Master集群架构图: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eng-weimin/p/10331871.html

### Kubernetes环境部署教程 #### 1. 环境准备 为了顺利部署Kubernetes集群,需先准备好基础环境。建议的操作系统为Ubuntu 20.04 LTS或CentOS 7/8[^3]。 对于Ubuntu系统而言,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完成系统的更新: ```bash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y ``` 而对于CentOS,则应执行以下指令: ```bash sudo yum update -y ``` 接着安装Docker作为容器运行支持的一部分。 #### 2. 创建并初始化Kubernetes集群 一旦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着手创建自己的Kubernetes集群了。这通常涉及到几个关键组件和服务的配置与启动,具体细节会依据所选方案有所不同。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涉及使用`kubeadm init`这样的命令来进行初始设置[^1]。 #### 3. 设置网络插件 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除了基本的功能外,还可能需要额外配置诸如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之类的网络解决方案来满足特定需求。这些插件能够确保Pod之间以及外部世界之间的通信顺畅无阻。 #### 4. 配置持久化存储 针对有状态应用的数据保存问题,合理规划和实施持久卷(PV)及其声明(PVC),从而让数据得以安全可靠地存放在磁盘或其他类型的永久介质之上。 #### 5. 使用高级功能拓展服务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可能会引入更多复杂的应用场景,比如消息队列系统Apache Kafka。此可以借助专门设计用于简化此类任务的工作流工具——例如[kubernetes-kafka](https://github.com/Yolean/kubernetes-kafka),它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来构建稳定高效的分布式消息传递平台[^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