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豆瓣所写关于 第三次浪潮的评论   st.gifst.gifst.gifst.gifst.gif

  我是自己在做网络社区方面的研究过程中,从IT界人士的文章里面看到社会学家们关于社区等方面研究文章得知这本书的。
  (引用的文章叫做 《犹太未来学家托夫勒及其乐观主义未来学思想》。)
  
  因为一直想要从理论和超脱具体IT技术的层面来考虑社区这个老问题同时也是新问题,所以很认真阅读了这篇介绍的研究文章。
  
  其中关于托夫勒的生平就已经很吸引人了。那么富有张力和韧性的人格,其系统思考整理之下所成之书,必然也是富有张力和韧性的。足以使得其作品产生广泛而长远的影响力。
  
  关于速率和未来的冲击方面的论述,似乎让我明白了社会广泛的焦灼和浮躁的由来。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如果能从这里获得些思考和平静,然后思考可能的真正应对,会比一味埋怨或者虚无来得有意义。想来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他关于未来的乐观主义学派的原因吧。事实上,我们的其他很多学科,如果在这种大背景和思考的基础上研究比如心理学或者成功学等,都会更加直奔本质些。
  
  关于知识的真正作为社会力量的崛起,不知道是不是首次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但是应该能够让认真生活的人们重新思考,我们所要的权力,该当怎样在这浪潮的变革中实现?是否,我们都能抓住这浪潮前锋的机遇?
  
  讲到知识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社区只是其中一种存在),我突然意识到,我似乎找到了长久以来一直想要的社区的理论基础和变化的方向的脉搏之所依。IT界web 2.0的趋势看起来不是一句简单的泡沫就能够糊弄过去的,当然也不是一堆缺少创新的模仿能够交待过去的。这里面的突破,大家都在思索,至少这里提供了我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可能。
  
  关于中国和未来学,文中提到了托夫勒在2000年对中国的网络方面的建议,从另外一个角度阐释了科学决策。我们业界中人,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学、社会学这样的基础理论在我们这样的应用学科中的指导意义。
  
  本来,我只是寻找技术方面的理论依据来得,但实际上,我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个人和事业方面的不少连环困惑,似乎隐约都在未来学的阐述里有了些求解的线索。这让我不得不写下些什么来庆贺和分享,希望和大家交流探讨。:) face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