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7.2011
游山玩水,全在一个“兴”字,因兴而起,尽兴即可,别无目的。
——题记
久闻白云山大名,“百闻不如一见”,邀上兄弟几个一同前往之,一睹白云山之芳颜。
大自然总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美国著名哲学家乔治曾说过,“自然也往往是我们的第二情人,她对我们的第一次失恋发出安慰”。情人,多么贴切的称谓,许多人便是迷恋上这“情人”而乐此不疲。
十月三日,我们一行从白云山南门开始登山,沿途看到有另一个登山点,定睛一看:原来是“索道缆车”,对此我们不屑一顾,只有“懒人”才喜欢去坐着“懒车”(缆车)登上白云山的至高点——摩星岭。
我们沿着蒲谷一路盘旋而上,由于国庆黄金周的缘故,同游者甚多!一路上,熙熙攘攘的,好不热闹!
白云山风景区,好似一个天然氧吧!满山遍野都是绿树丛林,漫步于山中小道,呼吸着新鲜空气,偶尔脸颊吹拂过轻轻微风,聆听自然的“风铃”,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觉得惬意的了。难怪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圣哲、文人雅士视“游”为人生一大快事。
广州石碑
不觉之间,我们来到一处古色古香的景点——广州石碑,此处虽然没有北方名山文学家们石刻碑文那般具有大名气,但由里到外却***出一种对艺术追求的深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却没有茫然,而是畅然!
这一处石刻碑文深藏于一座装扮古典的祠院里,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碑,彰显着岭南名人们的诗情画意!边踱步,边欣赏,无不感叹精雕细刻的神奇,无不称赞大气书法的洒脱。也许,名人们,比我们平常人,多了那一份闲情雅致,多了那一份神游之情,于是随处可见的石刻碑文,便从此以后,流芳百世,甚至千世,万世。
摩星岭
谁人登山不图个登高之名,此“登高”就是指攀登上山之最高峰,领略“一览众山小”的 绝至风采。
当我们走到距离摩星岭只有“几步之遥”的售票处时,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有许多人慨叹这摩星岭的门票,区区几元钱,竟让他们止步不前一睹摩星岭之真面目。我们哥们俩毫不犹豫,登山一定要登高!购买了门票之后,信步前行……
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上白云山的最高峰——摩星岭之时,眼望着几个大字赫赫呈现眼前:摩星岭 海拔382米,便觉得,哦,原来最高峰,海拔才三百多米呀。在摩星岭之上,可以很清晰地鸟瞰广州全景,不失为一大景观呀。
在摩星岭之上,有两处景点——
一处为撞钟,寓意吉祥如意。在亭中,一口古钟,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撞、两撞、三撞……发出声声沉重的声响,参与撞钟的有老者、情侣们、亲朋好友们,每撞一下须交上“添油钱”!
另一处为心锁,寓意心心相连。在台上,偌大一个铜锁腾空而悬,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锁头,等待游人们的购买……广州是一个出了名的“市”,处处以“经济”为主,连风景区也飘荡着阵阵“商气”!
桃花涧
待到准备我们下山之时,“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朦朦细雨……
下山时,我们选择路线的是朝白云山的另一处出口“西门”,一路上撑着雨伞,漫步于山间小道。感叹的是“西门”这一方向的下山路,路途感觉有些长了,完全出乎想象中的路途!一路上,也只能坚持着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就在我们嫌弃正道漫长时,一路抄小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山回路转之后这一村就映入我们的眼帘——桃花涧。
朦胧细雨,这桃花涧的情景,就如陶翁笔下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般,幽静中透出悠然、悠然中透出神然。
从桃花涧绕道而过,也算是对我们这一群“雨中君子”的一顿秀色可餐吧。
此一回,白云山走一遭,我们不枉此行了——
信步蒲谷
观光石碑
采摘摩星
邂逅桃花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zxgchinese/68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