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LSA类型
第一类.路由器LSA.
ROUTER LSA描述了路由器物理接口所连接的链路或接口,指明了链路的状态,代价等.每个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均回产生第一类LSA.它让路由器彼此认识彼此的链路 接口等.只在产生的区域内泛洪.
第二类.网络LSA
Network LSA是由DR始发的,它描述了OSPF区域中的路由器,只在产生的区域内泛洪.
第三类.网络汇总LSA
Nnetwork summary LSA是由ABR发出的,它将某个区域的汇总告知其他区域,也就是通知其他区域路由器要到这些网络就找我.这里就有点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味道,依靠下一跳路由器来路由.
第四类.ASBR汇总LSA
ASBR Summary LSA ,它也是由ABR发出的,但是它却是告诉其他区域路由器到某个非OSPF AS外的网络要找通告里告诉的那个ASBR.可以理解为汇总是由ASBR产生,但由ABR代为通告出去的.
第五类.自治系统外部LSA
Autonomous system external LSA .,它是由ASBR产生的,用来通告自治系统外部的路由,它在整个OSPF自治系统内泛洪.所以管理员应该尽量在ASBR上进行路由汇总(summary-address 外部汇总网络号 汇总掩码)
第七类.NSSA 外部LSA
是指在非纯末梢区域内(not-so-stubby area)由ASBR发出的通告外部AS的LSA.仅仅在这个非纯末梢区域内泛洪.不能在整个自治系统内泛洪.NSSA网络中的ABR会将这个7类LSA转换为5类LSA告诉主干区域.
LS Type |
LSA名称 |
LSA描述 |
LSA区域范围 | |||||||
1 |
Router-LSA |
每个路由器都会生成,描述某区域内路由器端口链路状态的集合,并只在所描述区域内泛洪 |
计算区域内路由,这两类lsa描述的是具体的链路状态信息 | |||||||
2 |
Network-LSA |
由DR和BDR生成,用来描述广播型和NBMA类型的网络。这种LSA包含了该网络上所连接路由器的列表,只在该网络所属区域内泛洪。 | ||||||||
3 |
Network-Summary-LSA |
由ABR产生,描述AS内部到本区域外部某一网段的路由信息,在该LSA所生成区域泛洪 |
计算区域间的路由信息,描述精简路由 | |||||||
4 |
ASBR-Summary-LSA |
由ABR产生,描述到某一ASBR的路由信息,在该LSA所生成区域泛洪,但是它是一条主机路由,指向ASBR路由器地址的路由 |
用于计算AS外部路由 | |||||||
5 |
AS-external-LSA |
由ASBR产生,描述到AS外部某一网段的路由信息,在整个AS内部泛洪 | ||||||||
6 |
Group membership LSA |
目前不支持组播OSPF (MOSPF协议) |
| |||||||
7 |
NSSA External LSA |
由ASBR产生几乎与5相同,但NSSA外部LSA通告仅仅在始发这个NSSA外部LSA通告的非纯末梢区域内部进行泛洪。 |
| |||||||
区域类型 |
1,2 |
3,4 |
5 |
7 |
骨干 |
允许 |
允许 |
允许 |
不允许 |
非骨干 |
允许 |
允许 |
允许 |
不允许 |
末梢 |
允许 |
允许 |
允许 |
不允许 |
完全末梢 |
允许 |
不允许 |
不允许 |
不允许 |
NSSA |
允许 |
允许 |
不允许 |
允许 |
Ospf端口状态变换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Down:端口的初始状态,底层协议显示端口不可用,所有定时器不可用
Loopback:表示端口被环回,在此状态下的端口被通告为一个stub网段。
P-to-P:端口可用,而且端口是连接到点到点,点到多点,此状态下端口试图与邻居建立邻接关系,并以HelloInterval间隔发送hello报文。
DROther:该端口连接到一个广播或者nbma网段,在此状态下,与DR或者BDR形成邻接关系并交换路由信息。
Waiting: 路由器通过监听接收到的hello报文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DR和BDR,此状态下,路由器不可以选举DR和BDR。
Backup:路由器成为网络上的BDR,并与其他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
DR:路由器成为网络上的DR,并与其他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
ospf邻居状态变换

Down:这是邻居的初始状态,表示没有从邻居收到任何信息。
Attempt:此状态只在NBMA网络上存在,表示没有收到邻居的任何信息,但是已经周期性的向邻居发送报文。发送间隔为HelloInterval。
Init:在此状态下,路由器已经从邻居收到了Hello报文,但是自己不在所收到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表示尚未与邻居建立双向通信关系。在此状态下的邻居要被包含在自己所发送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
2-Way:在此状态下,路由器收到从邻居发送的Hello报文,而且自己被包含在从邻居发送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表示双向通信已经建立。这是建立邻接关系以前的最高级状态。
ExStart:这是形成邻接关系的第一个步骤,邻居状态变成此状态以后,路由器开始向邻居发送DD报文。主从关系是在此状态下形成的;初始DD序列号是在此状态下决定的。在此状态下发送的DD报文不包含链路状态描述。
Exchange:此状态下路由器相互发送包含链路状态信息的DD报文,描述本地LSDB的内容。
Loading:相互发送LS Request报文请求LSA,发送LS Update通告LSA。
Full:两路由器的LSDB已经同步。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reload/32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