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RAID级别划分,常见的有RAID0,RAID1,RAID3,RAID5,RAID10,RAID50还有RAID6以及硬件厂商自己定义的RAIDIBMRAID 5E

 
RAID0是读写磁盘速度最快的一种RAID模式。它需要至少两个硬盘,每场硬盘被等分成容量相同的条带集,数据也被分割成条带,在同一时间内向多块磁盘写入。一旦阵列中有一个物理磁盘发生故障,所有磁盘的数据都将不可访问。

RAID0优势:读写性能快

RAID0弱点:数据安全性差

应用场合:

RAID 0 是要求最高速度和最大容量的用户的理想选择。

视频处理、图像编辑、视频点播

计算RAID 0的容量

RAID 0系统中每个磁盘的容量都应相同。

RAID级别0配置中,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为驱动器数乘以磁盘容量,即C=n*d,其中:

C=可用容量

n=磁盘数

d=磁盘容量

 
RAID 1

RAID 1又被称为磁盘镜像,由两个以上偶数个硬盘组成,每一个磁盘都具有一个对应的镜像磁盘,对写入任何一个磁盘的数据都会被复制镜像盘中,同时系统可以从这一组镜像盘中的任何一个磁盘读取数据。

RAID 1优势:数据安全性高

RAID 1弱点:磁盘利用率较低

应用场合:

在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RAID 1可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性,但由于数据需写入两次,因此在写入性有会略有下降。在更注重安全性而非速度的情况下,RAID 1是理想选择。

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

RAID 1存储容量计算公式:C=n*d/2

 
RAID 3

RAID 3至少由三块以上硬盘组成,并采用专用的奇偶校验磁盘来存放数据的奇偶校验位。

RAID 3优势:提供数据冗余,硬盘利用率高

RAID 3弱点:读写性能差

应用场合:

RAID 3在要读取连续的长文件(如视频文件)的环境中可提供良好的数据安全性。

流媒体、视频点播、WEB服务器、FTP服务器

RAID 3存储容量计算公式:C=(n-1)*d

 
RAID 3+Spare

RAID 3+Spare模式下,阵列中会有一个磁盘保持热备用状态。如果阵列中有硬盘发生故障,故障磁盘中的数据就会自动重建一备用磁盘上。磁盘故障不需要立即处理,但故障磁盘还是应尽快更换。

计算RAID 3+Spare的容量:C=(n-2)*d

RAID 5是在RAID 3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同样也是由三块以上的硬盘组成,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的数例,但它不是以特定硬盘来存放数据的校验位,而是将数据段的校验位交互存放于各个硬盘上。

RAID 5优势:克服RAID 3校验盘性能问题,提供数据冗余,硬盘利用率高

RAID 5弱点:读写性能较差

应用

RAID 5综合考虑了数据安全和磁盘空间充分利用这两方面的因素。适用于归档,且适合那些追求性能并要求持续访问数据的用户。

文件和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Email服务器等局域网服务器使用范围较广。

RAID 5存储容量计算方式:C=(n-1)*d

 
RAID 5+Spare是一种RAID 5阵列,其中有一个磁盘用作热备用磁盘,用于在磁盘发生故障时立即重建系统。因此,至少需要四个磁盘。

RAID 5+Spare存储容量计算方式:C=(n-2)*d

 
RAID 5E

RAID 5E是由IBM公司提出的一种私有RAID级别,这种RAID级别也是从RAID 5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RAID 5不同的地方是将数据校验信息平均分布在每一个磁盘中,并且每个磁盘都要预留一定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当一个磁盘出现故障时,这个磁盘上的数据将被压缩到其他磁盘预留没有条化的空间内,达到数据保护的作用,而这时候的RAID级别则从RAID 5E转换成了RAID 5,继续保护磁盘数据。RAID 5E允许两个磁盘出错,最少也需要4个磁盘才能实现RAID 5E

 
RAID 6

RAID 6中,数据会在所有磁盘(最少四个)间进行分条,并且每个数据块的两个奇偶校验块,写入到同一条带上。

如果一个物理磁盘出现故障,该磁盘上的数据可以重建到更换磁盘上。这种RAID模式最多允许两个磁盘出故障而不丢失数据,而且它能更快地重建故障磁盘上的数据。

RAID 6应用场合:

在驱动器出现故障时,RAID 6能进行有效的重建,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用户采用大容量磁盘的可能性也与日俱增,但是在使用大容量硬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过长的重建时间而引起的数据丢失风险。在某些情况下,数据重建会非常困难或者对系统性能的冲击会很大,如:大交易量,大量写操作的数据库应用,建议采用RAID 6技术,这样可以给用户数据带来更好的保护。

 
RAID 10 (也被称做RAID 0+RAID 1

RAID 10也被称为镜像阵列条带由至少四块硬盘组成,象RAID 0一样,数据被分割成条带,在同一时间内向多块磁盘写入;象RAID1一样,每个磁盘都有一个镜象磁盘。其目的是在保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

 
RAID 50

RAID 50也被称为镜象阵列条带由至少六块硬盘组成,象RAID 0一样,数据被分割成条带,在同一时间内向多块磁盘写入;象RAID 5一样,也是以数据的校验位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其目的在于提高RAID 5的读写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