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平时可能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但是没有去总结之类的,或者很容易忽略一些知识点,对提高系统的管理能力和加强系统的认识或许很有帮助
/tmp:一般只有启动时产生的临时文件才会放在这个地方。我们自己的临时文件都放在/var/tmp。
总的来说,grep比fgrep强大,因为grep命令搜索模式可以是正则表达式,而fgrep却不能。
桌面环境的更改
{
修改/etc/sysconfig/desktop,根据需要将“DESKTOP”后面的内容改为KDE或GNOME。
在当前用户目录下建立“.xinitrc”这个文件(注意文件名前有一个点号,代表建立的是一个隐藏文件),文件的内容就一行startkde或gnome-session,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KDE或GNOME。
#switchdesk gnome
#switchdesk kde
}
源代码安装
{
解压tar
进入所在目录cd
配置configure
编译make
安装make install
清理make clean或者删除整个目录
}
rpm安装
{
1.安装一个包
# rpm -ivh
2.升级一个包
# rpm -Uvh
3.移走一个包
# rpm -e
4.安装参数
--force 即使覆盖属于其它包的文件也强迫安装
--nodeps 如果该RPM包的安装依赖其它包,即使其它包没装,也强迫安装。
5.查询一个包是否被安装
# rpm -q < rpm package name>
6.得到被安装的包的信息
# rpm -qi < rpm package name>
7.列出该包中有哪些文件
# rpm -ql < rpm package name>
8.列出服务器上的一个文件属于哪一个RPM包
#rpm -qf
9.可综合好几个参数一起用
# rpm -qil < rpm package name>
10.列出所有被安装的rpm package
# rpm -qa
11.列出一个未被安装进系统的RPM包文件中包含有哪些文件?
# rpm -qilp < rpm package name>
1.我们得到一个新软件,在安装之前,一般都要先查看一下这个软件包里有什么内容,假设这个文件是:Linux-1.4-6.i368.rpm,我们可以用这条命令查看:
rpm -qpi Linux-1.4-6.i368.rpm
2.上面列出的所有文件在安装时不一定全部安装,就像Windows下程序的安装方式分为典型、完全、自定义一样,Linux也会让你选择安装方式,此时我们可以用下面这条命令查看软件包将会在系统里安装哪些部分,以方便我们的选择:
rpm -qpl Linux-1.4-6.i368.rpm
3.选择安装方式后,开始安装。我们可以用rpm-ivh Linux-1.4-6.i368.rpm命令安装此软件。在安装过程中,若系统提示此软件已安装过或因其他原因无法继续安装,但若我们确实想执行安装命令,可以在 -ivh后加一参数“-replacepkgs”:
rpm -ivh -replacepkgs Linux-1.4-6.i368.rpm
}
vi是“Visualinterface”的简称,类似Edit在DOS。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命令行模式、文本模式、末行模式。基本上我们都是在这三种模式切换。配合fg,bg编辑程序会提高效率。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0901huazi/8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