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异步更新队列及nextTick

本文深入探讨了Vue.js的数据驱动理念,解析其如何通过异步队列机制高效处理DOM更新,避免不必要的渲染,从而提升应用性能。并介绍了Vue提供的nextTick函数,用于确保在DOM更新后执行特定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ue通常鼓励开发人员沿着“数据驱动”的方式思考,避免直接接触 DOM。Vue的dom更新是异步的,当数据发生变化,vue并不是里面去更新dom,而是开启一个队列。跟JavaScript原生的同步任务和异步任务相同。

比如我们调用一个方法,同时涉及多个数据的操作改变,vue会把这一些列操作推入到一个队列中,相当于JavaScript的同步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产生任务队列的异步任务,比如定时器、回调等。

在vue里面任务队列也叫事件循环队列。我们都知道JavaScript是循环往复的执行任务队列。Vue也一样,在一个同步任务过程中是不会去更新渲染视图,而是在同步任务(事件循环队列)执行完毕之后,在主线程的同步执行完毕,读取任务队列时更新视图。

这个机制对于页面性能是非常重要的,试想一下,我们要是每操作一个数据就更新一次视图,那么在性能上会非常差。而如果是在一次任务执行完毕之后更新视图,可以避免特别多的重复操作。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很容易遇见需要先渲染数据然后操作dom,这时候就要使用vue提供的nextTick函数。

对于这个函数有这样两句话:

Vue.nextTick(callback),当数据发生变化,更新后执行回调。 Vue.$nextTick(callback),当dom发生变化,更新后执行的回调。

我测试了很多例子,最后还是只实现了dom的变化,对于第一句没有实现:

<p id="msg">{{msg}}</p>
<button @click="add">加</button>

add(){
  this.msg = 'have';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msg').innerHTML);
  this.$nextTick(() => {
      console.log(document.getElementById('msg').innerHTML);
  });
}
复制代码

第一个输出no,在nextTick函数里面输出have。

这个函数就是有了数据之后,渲染完成之后会执行,也就是说当你需要数据先渲染,然后去操作渲染完成之后的dom,要把操作dom的逻辑写在这个函数里面。

最后分享两个术语:macro-task和micro-task,也就是主线程和能产生子线程的函数。

macro-task:script(script标签里面的整体代码) setTimeout、setInterval、setImmediate、I/O、UI rendering。 micro-task:process.nextTick,Promise,MutationObserver。

欢迎关注Coding个人笔记 公众号

转载于:https://juejin.im/post/5c54113ef265da2dbe02b8f4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