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才是重中之重~内存里的堆和栈

本文详细介绍了程序运行时内存的五个主要区域: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的特点与用途。举例说明了栈与堆在C#中的使用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内存区域的运作机制。

内存分成5个区,他们分别是堆、栈、自由存储区、全局/静态存储区和常量存储区

栈  先进后出(FILO—First-In/Last-Out)

就是那些由编译器在需要的时候分配,在不需要的时候自动清楚的变量的存储区。里面的变量通常是局部变量、函数参数等。(C#里,值类型被存储在栈上)

堆  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

就是那些由new分配的内存块,他们的释放编译器不去管,由我们的应用程序去控制,一般一个new就要对应一个delete。如果程序员没有释放掉,那么在程序结束后,操作系统会自动回收。(C#里,引用类型被存储在堆上)

自由存储区

就是那些由malloc等分配的内存块,他和堆是十分相似的,不过它是用free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全局/静态存储区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被分配到同一块内存中,在以前的C语言中,全局变量又分为初始化的和未初始化的,在C++里面没有这个区分了,他们共同占用同一块内存区。

常量存储区

这是一块比较特殊的存储区,他们里面存放的是常量,不允许修改(当然,你要通过非正当手段也可以修改,而且方法很多)

例子-栈

int a=3;
int b=3;

编译器先处理int a= 3;首先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内存空间,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3的地址,没找到,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接着处理int b= 3;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便将b直接指向3的地址。这样,就出现了a与b同时均指向3的情况。

例子-堆

public class MyInt
{ publicint MyValue; }
public MyInt AddFive(int pValue) { MyInt result = new MyInt(); result.MyValue = pValue + 5; return result; }

方法及方法的参数被放置到栈上,接下来,控制被传递到堆栈中AddFive()的指令上。

感谢咱们阅读!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lori/p/8947325.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