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简写,即网络文件系统.
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也被称为NFS. NFS允许一个系统在网络上与它人共享目录和文件。通过使用NFS,用户和程序可以象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端系统上的文件。飞客数据恢复中心提供以下是NFS最显而易见的好处:
1.本地工作站使用更少的磁盘空间,因为通常的数据可以存放在一台机器上而且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
2.用户不必在每个网络上机器里头都有一个home目录。Home目录 可以被放在NFS服务器上并且在网络上处处可用。
3.诸如软驱,CDROM,和 Zip® 之类的存储设备可以在网络上面被别的机器使用。这可以减少整个网络上的可移动介质设备的数量。
NFS至少有两个主要部分:一台服务器和一台(或者更多)客户机。客户机远程访问存放在服务器上的数据。为了正常工作,一些进程需要被配置并运行。
NFS 有很多实际应用。下面是比较常见的一些:
1.多个机器共享一台CDROM或者其他设备。这对于在多台机器中安装软件来说更加便宜跟方便。
2.在大型网络中,配置一台中心 NFS 服务器用来放置所有用户的home目录可能会带来便利。这些目录能被输出到网络以便用户不管在哪台工作站上登录,总能得到相同的home目录。
3.几台机器可以有通用的/usr/ports/distfiles 目录。这样的话,当您需要在几台机器上安装port时,您可以无需在每台设备上下载而快速访问源码。
注:NFS 由Sun microsystems 公司开发。是一种网络操作系统,并且是unix操作系统的协议。
NFS配置方式
NFS的配置过程相对简单。这个过程只需要对/etc/rc.conf文件作一些简单修改。
1 在NFS服务器这端,确认/etc/rc.conf 文件里头以下开关都配上了:
rpcbind_enable="YES"
nfs_server_enable="YES"
mountd_flags="-r"
只要NFS服务被置为enable,mountd 就能自动运行。
2 在客户端一侧,确认下面这个开关出现在 /etc/rc.conf里头:
nfs_client_enable="YES"
/etc/exports文件指定了哪个文件系统 NFS应该输出(有时被称为“共享”)。 /etc/exports里面每行指定一个输出的文件系统和哪些机器可以访问该文件系统。在指定机器访问权限的同时,访问选项开关也可以被指定。
下面开始我们的部署了
1. 从rhel5自带的光盘中安装所需的RPM软件和支持包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cdrom /media/
mount: block device /dev/cdrom is write-protected, mounting read-only
[root@localhost ~]# cd /media/Server/
[root@localhost Server]# rpm -vhi nfs-utils-*
warning: nfs-utils-1.0.9-42.el5.i386.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37017186
Preparing... ########################################### [100%]
package nfs-utils-lib-1.0.8-7.6.el5.i386 is already installed
package nfs-utils-1.0.9-42.el5.i386 is already installed
[root@localhost Server]# rpm -vhi portmap-4.0-65.2.2.1.i386.rpm
warning: portmap-4.0-65.2.2.1.i386.rpm: Header V3 DSA signature: NOKEY, key ID 37017186
Preparing... ########################################### [100%]
package portmap-4.0-65.2.2.1.i386 is already installed
##portmap服务为NFS等服务提供程序提供RPC(远程过程调用)服务的支持,因此应确保portmap软件包和nfs-utils软件包的安装
2. NF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一般保存在”/etc/”目录下,文件名称是”exports”,该文件用于配置NFS服务器提供的目录共享
A. “exports”文件的饿格式
Nfs共享目录名称 客户端主机地址(设置选项)
/share/doc/ *(sync,ro)
“/share/doc/”是需要进行输出的NFS共享目录名称
“*”代表了所有的主机,即所有人可以访问
“sync,ro”是设置选项,被放置在括号对“()”中,用于对共享目录的属性进行设置
3. 开始配置一个NFS共享
[root@localhost ~]# vim /etc/exports
/share/doc/ *(sync,ro) 192.168.0.30(sync,rw) ##对所有主机只读,而0.30有读写权限
/share/pub/ 192.168.0.1(sync,ro) ##只对0.1的主机由读的权限
4. NFS服务的启动与停止,为保证NFS服务器能够正常工作,系统中需要运行portmap和NFS两个服务程序
[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status ##查看服务运行状态
portmap (pid 2281) 正在运行...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atus
rpc.mountd 已停
nfsd 已停
rpc.rquotad 已停
5. 启动服务器
[root@localhost ~]# service portmap start ##停止服务时,只要把Start更改为stop
启动 portmap: [确定]
[root@localhost ~]# service nfs start
启动 NFS 服务: [确定]
关掉 NFS 配额: [确定]
启动 NFS 守护进程: [确定]
启动 NFS mountd: [确定]
6. 设置服务器的开机启动状态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portmap on ##设置3.5模式下自动运行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evel 35 nfs on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ist portmap
portmap 0:关闭 1:关闭 2:关闭 3:启用 4:启用 5:启用 6:关闭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list nfs
nfs 0:关闭 1:关闭 2:关闭 3:启用 4:关闭 5:启用 6:关闭
7. 使用showmount,显示主机的NFS服务器信息
[root@localhost ~]# showmount -e 192.168.0.1 ##显示NFS服务器的输出目录列表
Export list for 192.168.0.1:
/share/pub/ 192.168.0.1
/share/doc/ (everyone)
8. Exportfs命令
A. 重新输出共享目录
[root@localhost ~]# exportfs -rv
exporting 192.168.0.30:/share/doc
exporting 192.168.0.1:/share/pub
exporting *:/share/doc
B. 停止所有输出目录
[root@localhost ~]# exportfs –auv
C. 输出(启用)所有目录
[root@localhost ~]# exportfs -av
exporting 192.168.0.30:/share/doc
exporting 192.168.0.1:/share/pub
exporting *:/share/doc
9. 挂载NFS服务器中的共享目录
Mount –t NFS服务器地址:共享目录 本地挂载点
[root@localhost ~]# mount -t nfs 192.168.0.1:/share/doc/ /nfs_dir/
[root@localhost ~]# touch /share/doc/test.text
[root@localhost ~]# ll /nfs_dir/
-rw-r--r-- 1 root root 0 07-10 18:24 test.text
10. 系统启动时自动挂载NFS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tail -1 /etc/fstab
192.168.0.1:/share/pub/ /mnt nfs defaults 0 0
NFS现在 已经能被我们的Samba共享服务器所替代了,这里有Samba共享服务器的具体配置:http://jiayf.blog.51cto.com/1659430/336538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jiayf/34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