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主要介绍linux系统中比较常用的命令,即使你是一个新手菜鸟,如果你懂得了这些命令,就不会再对linux系统束手无策。懂得这些命令,是你从“菜鸟”走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必须的一步。
Linux命令行的格式:    命令字  【选项】  【参数】
快捷键: 当你输入一条命令时,可以使用一些快捷键来提高你的输入效率。
1、Tab键:当你输入命令一部分时,可以按Tab键对命令进行自动不全,如果命令是唯一的,则系统会直接补全命令;如果不是唯一,当你连续按两下Tab键时,可以显示出所有名称列表。
2、反斜杠“\”:如果你输入的命令过长,为了时输入的命令显示更加的美观,你可以输入一个“\”,这是系统会自动换行书写,系统会在第二行开头有个“>”进行标识。
3、Ctrl+U: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处之前的所有字符内容
4、Ctrl+K:快速删除当前光标到行尾的所有字符
5、Ctrl+L:快速清空当前屏幕所显示的内容
6、Ctrl+C:取消当前命令的编辑,并跳到新的一行
常用命令:这里只介绍比较常用的命令选项,具体的选项,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
1、 pwd:查看当前的工作目录。
2、 cd:切换工作的目录
a.       绝对路径:这种路径以“/”做为起点,如“cd /usr/src”,表示进入个目录下的usr目录的子目录src。这种命令比较繁琐,因为如果你想进入某个目录,你必须要从根目录开始,一级一级的进入,所以如果进入的目录和当前的目录“相隔”不是很多,尽量使用相对路径比较方便。
b.       相对路径: 这种方式是以当前目录为目录的起点,开头不需要“/”。所以比较方便。使用“.”,可以明确指明是以当前目录为起点;“..”以上一级目录为起点;“~用户名”表示以指定用户的宿主目录为起点。
3、 ls:列表显示目录的内容。其他:-d -A   -h -R --color
–l : 以长格式显示当前目录中文件和目录的列表,包括权限、大小、最后更新的时间等信息
–a:现实所有子目录和文件的信息,包括以“.”开头的隐藏文件。
4、 mkdir:创建新的目录
          用于在当前目录创建新的文件目录,如果想一次性创建多级目录,可以加“-p”选项。(如:mkdir –p 1/2/3/4/5….)
5、 du: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
-a选项:统计磁盘空间占用时包括所有的文件,而不仅仅只统计目录
-h选项:以人性化的方式显示统计的结果大小。
-s选项:只统计每个参数所占用空间的总的大小,而不是单独统计每个子目录或文件的大小
6、 touch:创建新的空文件
7、 cp:复制文件或者目录:格式: cp [选项] …. 源文件或目录 …. 目标文件或目录
      -f: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者目录时不进行提示,而直接强制复制
      -i:覆盖目标同名文件或目录是提示
      -p:复制时保持源文件权限、属性和时间标记等属性不变
      -r:复制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复制所有文件和子目录
8、rm:删除文件或者目录
        -f:删除文件或目录时不提示,直接删除
        -i:删除时进行提示
        -r:删除目录时必须加此选项,表示递归删除整个目录树
9、mv:移动文件或者目录
      格式: mv [选项]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注意:如果目标位置和源位置相同,就相当于给文件或目录进行改名。
10、find:查找维护或者目录:用于在整个系统或者指定的目录进行查找需要的信息。
        格式: find [查找范围] [查找条件表达式]
               [查找范围]: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设定
               条件类型:
a. 按照名称查找:关键字 “–name”:根据文件或目录的部分名称进行查找,可用*或?
b. 按照文件大小查找:关键字“-size”:用“+”“—”表示超过或者小于指定大小,常用单位为k M G等。
c. 按文件属主查找:关键字“-user”
d. 按文件类型查找: 关键字“-type”:(f)普通文件、(d)目录文件、(b)块设备文件、(c)字符设备文件。块设备文件指的是成块读取数据的设备(如硬盘或内存),字符设备指的是按照字符读取数据设备(如键盘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