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管理
一、规划进度管理
1、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章程
- 组织过程资产
- 事业环境因素
2、输出
- 进度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详细或高度概括的)
3、工具和技术
- 制定项目计划步骤
- 关键路径法
- 关键链法(CCM):一种进度规划方法,允许在任何项目进度路径上设置缓冲,以应对资源限制和项目的不确定性。这种方法建立在关键路径法之上,考虑了资源分配、资源优化、资源平衡和活动历时不确定性对关键路径的影响。缓冲分为项目缓冲(关键链末端的缓冲)、接驳缓冲(非关键链与与关键链的接合点)。
- 资源优化技术:资源平衡(延长关键路径)、资源平滑(不会改变关键路径)
- 进度压缩技术:指在不缩减项目范围的前提下,缩短进度工期。
- 进度压缩技术包括:赶工(增加资源,导致成本增加)、快速跟进(并行工作,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
- 计划评审技术:PERT(三点估算技术)
4、进度管理计划内容:
- 项目进度模型制定
- 准确度
- 计量单位
- 组织程序连接
- 项目进度模型维护
- 控制临界值
- 绩效测量规则
- 报告格式。需要规定各种进度报告的格式和编制频率。
- 过程描述。对每个进度管理过程进行书面描述。
二、定义活动(工作包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活动,但在WBS中,最底层就是工作包)
1、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范围基准
- 组织过程资产
- 事业环境因素
2、输出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里程碑清单
三、排列活动顺序
1、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里程碑清单
- 事业环境因素
- 项目范围说明书
2、输出
- 项目进度网络图
- 项目文件更新
3、工具和技术
- 确定依赖关系:活动之间依赖关系可能是强制性的或选择性的,内部或外部的。
- 前导图法:也称紧前关系关系绘图法(单代号网络图):使用方框或者长方形代表活动,箭头表示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 箭线图法(双代号网络图):用箭线表示活动、节点表示事件。
- 提前量与滞后量:在活动之间加入时间提前量与滞后量,可以更准确的表达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四、估算活动资源
1、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资源日历:资源日历是表明每种具体资源的可用工作日或工作班次的日历。
- 风险登记册
- 活动成本估算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2、输出
- 活动资源需求:明确了工作包中每个活动所需的资源类型和数量。
- 资源分解结构(RBS)
- 项目文件更新
五、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1、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活动资源需求
- 资源日历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风险登记册
- 资源分解结构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2、输出
-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是对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工作时段数的定量评估。
- 项目文件更新
六、制定进度计划
1、输入:
- 进度管理计划
- 活动清单
- 活动属性
- 项目进度网络图
- 活动资源需求
- 资源日历
-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
- 项目范围说明书
- 风险登记册
- 项目人员分派
- 资源分解结构
- 事业环境因素
- 组织过程资产
2、输出
- 进度基准:经过批准的项目进度计划
- 项目进度计划:有横道图(也称为甘特图)、里程碑图、项目进度网络图、时标逻辑图(也叫时标网络图)
- 进度数据:至少包括里程碑、活动、活动属性,以及已知的全部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
- 项目日历:在项目日历中规定可以开展活动的工作日和工作班次。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
七、控制进度
1、进度控制关注如下内容:
- 判断项目进度的当前状态。
- 对引起进度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以保证这种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 判断项目进度是否已经发生变更。
- 当变更实际发生时严格按照变更控制流程对其进行管理。
2、通常可以用以下一些方法缩短活动的工期:
- 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 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进路径的活动。
- 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 (经过甲方同意)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 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 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3、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进度计划
- 工作绩效数据
- 项目日历
- 进度数据
- 组织过程资产
4、输出
- 工作绩效信息
- 进度预测: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对项目未来的情况和事件进行的估算或预计。
- 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
-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