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05:HttpRequest对象讲解和QueryDict的用法讲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Django框架中的WSGIRequest对象,包括其常用属性如path、method、GET、POST、FILES等,以及常用方法如is_secure、is_ajax等。同时解释了如何通过WSGIRequest对象获取客户端上传的所有信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WSGIRequest对象

  Django在接收到http请求之后,会根据http请求携带的参数以及报文信息创建一个WSGIRequest对象,并且作为视图函数第一个参数传给视图函数。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request参数。在这个对象上我们可以找到客户端上传上来的所有信息。这个对象的完整路径是django.core.handlers.wsgi.WSGIRequest

WSGIRequest对象常用属性和方法:

WSGIRequest对象常用属性:

WSGIRequest对象上大部分的属性都是只读的。因为这些属性是从客户端上传上来的,没必要做任何的修改。以下将对一些常用的属性进行讲解:

  • path:请求服务器的完整“路径”,但不包含域名和参数。比如http://www.baidu.com/xxx/yyy/,那么path就是/xxx/yyy/。
  • method:代表当前请求的http方法。比如是GET还是POST。
  • GET:一个django.http.request.QueryDict对象。操作起来类似于字典。这个属性中包含了所有以?xxx=xxx的方式上传上来的参数。
  • POST:也是一个django.http.request.QueryDict对象。这个属性中包含了所有以POST方式上传上来的参数。
  • FILES:也是一个django.http.request.QueryDict对象。这个属性中包含了所有上传的文件。
  • COOKIES:一个标准的Python字典,包含所有的cookie,键值对都是字符串类型。
  • session: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用来操作服务器的session。
  • META:存储的客户端发送上来的所有header信息。
  • CONTENT_LENGTH:请求的正文的长度(是一个字符串)。
  • CONTENT_TYPE:请求的正文的MIME类型。
  • HTTP_ACCEPT:响应可接收的Content-Type。
  • HTTP_ACCEPT_ENCODING:响应可接收的编码。
  • HTTP_ACCEPT_LANGUAGE: 响应可接收的语言。
  • HTTP_HOST:客户端发送的HOST值。
  • HTTP_REFERER:在访问这个页面上一个页面的url。
  • QUERY_STRING:单个字符串形式的查询字符串(未解析过的形式)。
  • REMOTE_ADDR:客户端的IP地址。如果服务器使用了nginx做反向代理或者负载均衡,那么这个值返回的是127.0.0.1,这时候可以使用HTTP_X_FORWARDED_FOR来获取,所以获取ip地址的代码片段如下:
  if request.META.has_key('HTTP_X_FORWARDED_FOR'):  
      ip =  request.META['HTTP_X_FORWARDED_FOR']  
  else:  
      ip = request.META['REMOTE_ADDR']
  • REMOTE_HOST:客户端的主机名。
  • REQUEST_METHOD:请求方法。一个字符串类似于GET或者POST。
  • SERVER_NAME:服务器域名。
  • SERVER_PORT:服务器端口号,是一个字符串类型。

WSGIRequest对象常用方法:

  • is_secure():是否是采用https协议。
  • is_ajax():是否采用ajax发送的请求。原理就是判断请求头中是否存在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 get_host():服务器的域名。如果在访问的时候还有端口号,那么会加上端口号。比如www.baidu.com:9000。
  • get_full_path():返回完整的path。如果有查询字符串,还会加上查询字符串。比如/music/bands/?print=True。
  • get_raw_uri():获取请求的完整url。

QueryDict对象:

  我们平时用的request.GETrequest.POST都是QueryDict对象,这个对象继承自dict,因此用法跟dict相差无几。其中用得比较多的是get方法和getlist方法。

  • get方法:用来获取指定key的值,如果没有这个key,那么会返回None。
  • getlist方法:如果浏览器上传上来的key对应的值有多个,那么就需要通过这个方法获取。
# getlist.html:
<body>
<form action="" method="post">
    <table>
        <tbody>
            <tr>
                <td><input type="checkbox" name="tags" value="linux">linux</td>
                <td><input type="checkbox" name="tags" value="python">python</td>
                <td><input type="checkbox" name="tags" value="django">django</td>
                <td><input type="checkbox" name="tags" value="flask">flask</td>
            </tr>
            <tr>
                <td><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td>
            </tr>
        </tbody>
    </table>
</form>
</body>

# views.py:
@require_http_methods(["GET", "POST"])
def getlist(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render(request, 'getlist.html')
    else:
        tags = request.POST.getlist('tags')
        print(tags)
        return HttpResponse('success')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zheng-weimin/p/10409493.html

<think>嗯,我现在要学习Django中关于HttpRequest对象的知识,这是第二关的内容。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Django的基础,视图URL是如何关联的。视图函数接收请求,然后返回响应,对吧?那HttpRequest对象应该就是视图函数处理的那个请求对象。 用户的问题是说,要介绍HttpRequest对象,我得按照系统级指令来组织答案,用中文,结构清晰,分步骤讲解。系统指令还要求行内数学公式用$...$,独立公式用$$...$$,不过这可能在代码示例里不太相关,但得注意LaTeX的正确性。不过这里主要是Django的内容,可能数学公式用的不多,但如果有的话需要注意格式。 首先,HttpRequest对象是什么?当用户发送HTTP请求时,Django会创建一个HttpRequest对象,包含请求的元数据,比如请求方法、头信息、GET/POST数据等。视图函数第一个参数通常是request,就是这个对象。 接下来,需要介绍HttpRequest对象的主要属性方法。比如: - request.method:获取请求方法,GET、POST等。 - request.GET:获取查询参数,类似字典。 - request.POST:表单POST数据。 - request.FILES:上传的文件。 - request.headers:请求头信息。 - request.path:请求的路径部分。 - request.body:原始请求体数据。 然后可能需要举例说明,比如在视图中如何访问这些属性。例如,处理GET请求时检查method,获取参数,或者处理POST表单提交。 还要注意,HttpRequest对象的一些使用注意事项,比如GETPOST的区别,如何处理文件上传,或者如何安全地获取数据,避免KeyError,比如用get()方法而不是直接索引。 另外,可能需要提到Django的请求处理流程,从URL映射到视图,视图接收HttpRequest,处理之后返回HttpResponse。这样用户能理解HttpRequest在整个流程中的位置。 也许用户还希望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属性来构建功能,比如根据不同的请求方法执行不同操作,处理表单,获取用户代理信息,或者构建动态的URL参数响应。 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POST数据需要CSRF保护,使用Django的Form类来处理POST请求更安全。或者,在访问GET参数时,多值的情况应该用getlist()方法。 可能需要一个代码示例,比如在views.py中: def my_view(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name = request.GET.get('name', 'Guest') return HttpResponse(f'Hello, {name}!') elif request.method == 'POST': data = request.POST.get('data') return HttpResponse(f'Received: {data}') else: return HttpResponse(status=405) 这样展示如何处理不同方法获取参数。 还要注意,HttpRequest的其他属性,比如COOKIES、session,可能需要中间件的支持,比如默认情况下session需要启用Django的session中间件。 总结的话,HttpRequest对象是Django处理请求的核心,视图通过它来获取客户端发送的所有信息,开发者需要熟悉它的属性方法来有效处理请求。 可能还需要提到一些常用的用例,比如: - 构建动态网页内容基于查询参数。 - 处理表单提交文件上传。 - 根据请求头信息调整响应(如移动端桌面端不同处理)。 - 安全相关,比如获取用户IP,但需注意代理的情况。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点说明属性方法,再结合示例,这样用户能逐步理解。还要检查是否遵循了系统指令中的格式要求,比如代码块是否用正确的标记,中文回答,LaTeX是否正确,不过这里可能LaTeX用的少,但如果有变量或代码内的数学表达式需要处理。</think>### Django视图与URL 第2关:HttpRequest对象详解 HttpRequest对象是Django处理HTTP请求的核心组件,当用户发起请求时,Django会自动创建该对象,并将其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以下是关于HttpRequest对象的详细说明: --- #### 一、HttpRequest对象的作用 1. **封装请求数据**:包含所有HTTP请求的元数据,如请求方法、头信息、参数、文件等。 2. **提供访问接口**:通过属性或方法获取请求的详细信息,例如`request.method`、`request.GET`等。 3. **支持动态逻辑**:根据请求内容动态生成响应(如处理表单、验证权限)。 --- #### 二、核心属性方法 1. **基础属性** - `request.method` 获取HTTP请求方法(字符串格式),例如`'GET'`、`'POST'`。 ```python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处理表单提交 ``` - `request.path` 返回请求的路径部分(不含域名参数),例如请求`/user/profile?name=Tom`时,`path`为`'/user/profile'`。 - `request.headers` 获取请求头信息(字典格式),例如: ```python user_agent = request.headers.get('User-Agent', '未知') ``` 2. **请求参数处理** - `request.GET` 获取URL中的查询参数(类字典对象),例如`/search?q=django`中,`request.GET.get('q')`返回`'django'`。 - `request.POST` 获取POST请求的表单数据(类字典对象)。 ```python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 - `request.FILES` 获取上传的文件(类字典对象),常用于文件上传功能。 ```python uploaded_file = request.FILES.get('myfile') ``` 3. **其他重要属性** - `request.body` 原始请求体数据(字节流),需手动解析(如处理JSON数据): ```python import json data = json.loads(request.body) ``` - `request.COOKIES` 获取客户端发送的Cookie信息。 - `request.session` 访问会话数据(需启用Django的Session中间件)。 --- #### 三、使用示例 以下视图函数演示了如何利用HttpRequest对象处理GETPOST请求: ```python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process_request(request): # 处理GET请求 if request.method == 'GET': name = request.GET.get('name', '匿名用户') return HttpResponse(f'你好,{name}!') # 处理POST请求 elif request.method == 'POST': email = request.POST.get('email', '未提供') return HttpResponse(f'已收到邮箱:{email}') # 其他请求方法返回405错误 return HttpResponse(status=405) ``` --- #### 四、注意事项 1. **安全性**: - 直接访问`request.POST['key']`会引发`KeyError`,建议使用`request.POST.get('key', default)`。 - POST请求需启用CSRF保护(Django默认开启),使用`{% csrf_token %}`模板标签。 2. **多值参数处理**: 若参数有多个值(如复选框数据),使用`getlist()`方法: ```python selected_ids = request.GET.getlist('ids') ``` 3. **文件上传配置**: 需设置表单的`enctype="multipart/form-data"`,否则`request.FILES`为空。 --- #### 五、总结 HttpRequest对象是Django视图与用户交互的桥梁,通过其提供的属性方法,开发者可以精准获取请求信息,实现动态业务逻辑。掌握其核心用法,是构建灵活Web应用的关键基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