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一16.2 寻找冯·布劳恩(2)

1945年,德国战败,美国派出了由冯·卡门领导的调查团进入德国,目的是获取火箭技术并邀请专家赴美。调查团包括了中国的钱学森,他们找到了V-2火箭设计师冯·布劳恩。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出版社《文明之光 第二册》一书中的第16章,第16.2节,作者:吴军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6.2 寻找冯·布劳恩(2)

文明之光 第二册
到了1945年, 德国的败局已定。这时的同盟国想得更多的已经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如何处置战败国和建立战后新秩序。美国是一个重视人才的国度,他们看中了德国的人才,尤其是掌握火箭技术的精英。相比之下苏联人更看中德国和日本留下的机器设备,他们洗劫了德国的工业区和中国的东北。1945年4月,一个特殊的美国调查团来到战争还在持续的德国,团长是陆军航空队1 的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1881—1963)少将。这位出生于匈牙利的将军其实并不带兵,而是一位数学和力学家,因为肩负了特殊使命,才以美军人员的身份行动。在这个几十人的调查团中,还有一位来自中国的黄皮肤黑头发的年轻人,他是冯·卡门的学生,当时的军衔是陆军航空队上校。在美军护卫下,调查团冒着战火深入德国,封存了德国的最高科技机密,并邀请德国一流科技人才为美国效劳。冯·卡门后来被誉为美国航空之父,并且在1963年被肯尼迪总统授予美国第一届国家科学奖。他的这位学生后来回到了中国,成为中国的导弹之父,他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当时调查团里的职务是火箭组组长。

不过,我们这一章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这两位导弹之父,而是一位比钱学森还小一岁的年轻人—V-2火箭的设计师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1977)。

image

1 美国空军的前身。美国空军早年隶属于陆军,空军司令阿诺德早先是陆军五星上将,后来待空军单独成军,他才转成空军五星上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