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三)

从穿孔纸带到现代编程,程序员习惯将大量代码置于单一文件中。早期的汇编语言和后续的C、Pascal等高级语言,延续了这一传统。尽管编译器能力提升,如Delphi1.0的64K代码限制引发争议,程序员仍倾向于将成千上万行代码集中管理。本文探讨了这一习惯的历史背景和技术原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百万行代码是可以写在一个文件里的 。

正如书中所说的 :早期写程序,都是将代码打在穿孔纸带上,让计算机 去读的。要让计算机读的纸带当然是连续的,这无需多讲。 其实我也没有那样写过程序,真实的苦楚我也不知道。 后来有了汇编语言,可以写一些代码了。这时的代码 是写在文本文件里,然后交给一个编译器去编译,再由一 个链接器去链接,这样就出来了程序。 第一个写汇编的人,可能写的是有名的“Hello World” 程序,那个程序写在一个文件里就行了。所以后来就成了 习惯,大家都把代码写到一个文件里。早期的汇编语言里, GOTO 语句是用得非常非常频繁的,将一个语句 GOTO 到另一个文本文件里去,既不现实也不方便。所以大家习 以为常,便统统地把代码写到一个文件里。 再后来出了高级语言,什么 C 呀,Pascal 呀之类的。 既然大家已经形成习惯了,所以很自然地会把一个程序写 到一个文件里。无论这个程序有多大,多少行代码,写到 一个文件里多方便呀。 直到如今语言发展得更高级了。可是程序员的习惯还 是难改,一旦得了机会,还是喜欢把代码写到一个文件里 的。 好了,有人说我是想当然尔。En,这当然是有实据的。 记得 Delphi 1.0 版发布的时候,全世界一片叫好声。连“不 支持双字节”这样的大问题,都不影响他在华语地区的推 广。然而不久,爆出了一个大 BUG!什么大 BUG 呢? Delphi 1.0 的编译器居然不支持超过 64K 的源代码文件! 这被 Fans 们一通好骂。直到我用 Delphi 2.0 时,一 个从 VB 阵营转过来的程序员还跑过来问我这件事。好在 Delphi 2.0 改了这个 BUG,这让当时我的面子上好一阵风光。64k 的文件是什么概念呢? 1 行代码大概(平均)是 30 字节,64k 的源代码是 2184 行,如果代码风格好一点,再多一些空行的话,差不多也 就是 3000 行上下。 也就是说,在 Delphi 1 的时代(以及其后的很多很多 时代),程序员把 3000 行代码写到一个文件里,是司空见 惯的事了。如果你不让他这样写,还是会被痛骂的呢。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uailiulan/p/11071227.html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