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面试题引发的思考

public class Parent {
    public static String p_str1 = "1";
    public String p_str2 = "2";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_str1);
        System.out.println("3");
    }

    {
        System.out.println(p_str2);
        System.out.println("4");
    }

    public Parent() {
        System.out.println("5");
    }

}

class Son extends Parent {
    public static String s_str1 = "6";
    public String s_str2 = "7";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_str1);
        System.out.println("8");
    }

    {
        System.out.println(s_str2);
        System.out.println("9");
    }

    public Son() {
        System.out.println("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11");
        Son s = new Son();
    }

}

打印的结果十多?先留点悬念,我们复习一下类的加载触发条件及执行顺序;参看:http://blog.youkuaiyun.com/thm521888/article/details/18424351

知识点一:类加载触发条件
(1)、调用静态成员时,会加载静态成员真正所在的类及其父类。 通过子类调用父类的静态成员时,只会加载父类而不会加载子类。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静态方法也适用这条规则)
(2)、第一次 new 对象的时候 加载(第二次再 new 同一个类时,不需再加载)。 
(3)、加载子类会先加载父类。(覆盖父类方法时所抛出的异常不能超过父类定义的范围) 

知识点二:类加载的顺序: 
1.加载静态成员/代码块: 
先递归地加载父类的静态成员/代码块(Object的最先);再依次加载到本类的静态成员。 
同一个类里的静态成员/代码块,按写代码的顺序加载。 
如果其间调用静态方法,则调用时会先运行静态方法,再继续加载。同一个类里调用静态方法时,可以不理会写代码的顺序。 
调用父类的静态成员,可以像调用自己的一样;但调用其子类的静态成员,必须使用“子类名.成员名”来调用。 
2.加载非静态成员/代码块:(实例块在创建对象时才会被加载。而静态成员在不创建对象时可以加载) 
先递归地加载父类的非静态成员/代码块(Object的最先);再依次加载到本类的非静态成员。 
同一个类里的非静态成员/代码块,按写代码的顺序加载。同一个类里调用方法时,可以不理会写代码的顺序。 
但调用属性时,必须注意加载顺序。一般编译不通过,如果能在加载前调用,值为默认初始值(如:null 或者 0)。 
调用父类的非静态成员(private 除外),也可以像调用自己的一样。 
3.调用构造方法:
先递归地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Object的最先)也就是上溯下行;
默认调用父类空参的,也可在第一行写明调用父类某个带参的。

知识点三:创建对象时类的加载
静态成员/代码块:用于给类初始化,类加载时就会被加载执行,只加载一次。
非静态成员/代码块:用于给对象初始化的。只要建立对象该部分就会被执行,且优先于构造函数。
构造方法:  给对应对象初始化的,建立对象时,选择相应的构造函数初始化对象。
 创建对象时,三者被加载执行顺序:静态成员/代码块--->非静态成员/代码块--->构造方法


了解了以上知识,我们进一步分析习题。

1.程序的入口main方法,该方法为静态的方法,则java虚拟机需要加载该方法的所在的类及父类。

2.类的加载顺序告诉我们先祖先类再子类,所以先加载Parent.class,由于Parent.class中有静态的代码块/方法,执行之;打印结果:1  3

3.Parent.class加载完毕,则开始加载子类Son.class ,同上有静态代码块/方法  ,执行之;打印结果:6 8

4.Son.class加载完毕,现在轮到我们main方法出场了,刚才进入main方法半天,什么都没捞着,怎一个惨字了得;正所谓:咫尺天涯

终于轮到出场了

 System.out.println("11");

执行之;打印结果: 11

5.接下来Son s = new Son(); 开始发威了,第一次 new 对象的时候(非new也可以)加载,第二次再 new 同一个类时,不需再次加载。

实际上Parent.class和Son.class已经加载好了,不需要再次加载;接着创建对象,三者被加载执行顺序:静态代码块--->构造代码块--->构造函数(知识点三)

6.按照知识点三:先父类后子类执行创建对象的类。父类的对象,2 4 5

7.子类对象,7 9 10


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现在将子类实例化给屏蔽掉,分析完1-4步骤,再来分析后面的部分。 // Son s = new Son();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您指出;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执行结果:

javac Parent.java

java Son
1
3
6
8
11
2
4
5
7
9
10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217398/blog/21565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