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寒假作业1!

本文回忆了作者在学习道路上遇到的三位重要人物:书法老师章老师、素描老师老房及编程启蒙老师昆哥。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作者不仅在艺术与编程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还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启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难忘的人与事(学途)

很小学式的题目吧,但这却是一个大学的题目呢。不知不觉,或者说恍恍惚惚,1998的日子,也已经走到了2018。也是时候停一停,看看背后的身影。


三人三点三语


章老师:

“每个人走过的路总会有一样的,当走过似曾相识的道路时,自己又有没有变得不同呢。”

章老师是我儿时的书法老师,跟着他学习了四年。他很和善,也很帅气,写的一手好字让我至今都很羡慕。

小时候的我觉得学途不过是简单的流程图:竟然写不出流程图?我用图片还不行吗……
1329608-20180202192227062-2072161931.png

也许出于对艺术的向往,我开始学习书法与素描。与章老师的几年相处,我们早已关系甚好,我不仅是在书法上收获,更常在成长上受益。
他说过:学习的路,走不完,你会的越多,就是实打实的拥有。拥有的每一项技能都可能是开路的剑。
慢慢长大,我才渐渐发现,平凡是一件很幸苦的事,看着别人的耀眼,自己却常常无能为力。
也明白了老师眼中的学途是这样的:
1329608-20180203114905640-1678494368.png

收获也是有的:
1329608-20180202180315484-1326923264.jpg
1329608-20180202181628421-394796774.png


老房:

“兴趣会伴随一生,受益一生,但不一定会一直是兴趣。”

前面提到了我的书法老师,就不得不说一说我的素描老师。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现在我还会时不时的回到画室帮帮忙。和他学习的日子里,我也算是明白了不少。

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也一直很羡慕那些画画厉害的家伙,当然现在也是。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要从初中的一次对话说起。

dialogue
th:你为啥会想学画画呢?
m:喜欢啊,很有意思啊。
th:为什么呢?
m:能看到自己去创造美丽的东西,不就很舒服吗。
th:你以后会选择艺考吗?
m:也许会?也许不会……

很普通很常见的对话。但是当时我却真的思考了。我是否应该利用它做些什么呢?

diglogue
th:不打算艺考,花这么大精力学画画,你觉得值得吗?
m:值得吧……至少它让我很有成就感。

那一刻,我在想:兴趣是否就要创造利益,而是否有利益才导致了兴趣呢。突然哲学起来。

老房:“你觉得这会成为你以后的工作吗?你希望这成为你以后的工作吗?”

老实说:想又不想。又想在兴趣的领域创造,又不想被驱赶着疲于活计。但仔细想想,也许是害怕把。

“不会,但我也不会放下画笔。”

一个中二的故事。
但是到如今,这些的能力或多或少的给我带来了帮助,就像一开始一样,我还是喜欢这些。
1329608-20180202182031906-1389810931.jpg
1329608-20180202182040078-1254116063.jpg


昆哥:

“做自己觉得对的,别停下来,加油!”

说真的,到这才算是和这个博客有点关系了。说实话,昆哥是我的编程启蒙老师。其实我现在想不起来他全名了。
他整天和我说着程序的世界。这一切都促使着我学习编程,参加NOIP,甚至是高考报考了计算机专业。
但真的,他让我觉得这一切很有意思。

program helloworld;

begin
  wreteln('Hello,World!');
end.

这是我当年的第一个程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Hello,World!"<<endl;
    return 0;
} 

学习c++以后的第一个程序。
现在已经变了,但是我还是想说一句:谢谢!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pullself/p/8406440.html

内容概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能量高效分子通信方案(SM-MC),将传输符号分为空间符号和浓度符号。空间符号通过激活单个发射纳米机器人的索引来传输信息,浓度符号则采用传统的浓度移位键控(CSK)调制。相比现有的MIMO分子通信方案,SM-MC避免了链路间干扰,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并提高了性能。论文分析了SM-MC及其特例SSK-MC的符号错误率(SER),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性能优于传统的MIMO-MC和SISO-MC方案。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挑战、优势及相关研究工,强调了空间维度为新的信息自由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通信理论基础,特别是对纳米通信和分子通信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分子通信中空间调制的工原理及其优势;②掌握SM-MC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包括发射、接收、检测算法及性能分析;③对比不同分子通信方案(如MIMO-MC、SISO-MC、SSK-MC)的性能差异;④探索分子通信在纳米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还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混合调制方案、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纳米机器协协议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