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还没毕业就在在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是两年零一个月了,一直从事的都是软件开发的工作,由于公司业务的变动,我接触到了ASP.NET、Sharepoint,工作流、windows mobile、Symbian、wap众多的开发平台,不过其中的Sharepoint跟工作流的相关内容只做过一个月。
我的软件工程的基础很不好,大学的时候压根不知道自己今后会从事软件这一个行业,就是属于大学里混日子的那种,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计划,只有游戏跟篮球。
大四在找工作的压力跟同宿舍老大的影响下,我渐渐发现网站制作的乐趣,北大青鸟苏鹏老师的讲座看下来,已经渐渐能使用ASP.NET开发一个粗糙的网站。但自己的基础以及长期玩游戏造成的那种封闭在我找工作的时候遇到很大的麻烦,很幸运的是自己碰到现在的组长,他看中了我的潜力,用他后来的话讲,那时候的我搁哪个公司都不会要的,自我介绍都是磕磕绊绊下来的。
我万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工作机会,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钻磨ASP.NET,做过web开发的一定知道,它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简单,css、javascript、数据库这些你都必须会,而且如果深入的话,每一样都能独立成为一个专业。第一年的每个晚上,我都会将其利用起来补足我那欠缺的基础,我甚至很喜欢这里六天的工作制,这样子我就能多一天的时间来学习,做软件相关的内容。
公司并不是一家软件公司,是一家工控产品代理的公司,自然不会把重心放在软件上,但却会花很大的力气在节约软件成本上,我想大部分做信息化的中小企业都会这么做的。做企业内部应用的无疑是舒服的,这里没有加班,没有客户的压力,有的是循规蹈矩,有的是按部就班。
但渐渐我发现,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快变得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去研究新事物,惰性一天天的形成,竟然学会了敷衍,学会了给一个项目定一个200%的开发时间。
我还没有结婚,我想结了婚以后,我愿意做的事情也许就是求稳,那时候的自己背负的将是一个家庭,估计那时候连跳出去的勇气都没有,因此,我决定离开,趁自己还年轻,不然这样的生活或许会如毒品般将自己的意志击沉。
上海,中国三大软件城市之一,那里有浓厚的氛围,不管做哪方面的软件,总有着最广泛的开发群体,大学同宿舍的老大也在上海,还有几个大学同学小赖、刘辉等都在,还有一个初高中同学老吉也在上海做游戏开发,每次跟他们聊起天来,总能感受到他们背后城市的魅力。
真的要离开了,但是却还有那么多不舍的东西,我很少在我的博客中提及我的女朋友,跟她一起一年半了,她口头上虽然说支持我去闯一闯,但却一个劲地给我发福州适合我的相关岗位,我知道她舍不得我离开,但这次我真的下定了决心,我希望当我稳定以后她能跟我一起过来,她是那么优秀,我想到哪里她都是不怕的,但她还不能那么快下决定,因为福州是她的家。
还有我们的球队,我知道这个球队在我离开之后散掉的几率很大,三十多场业余比赛下来,我们的感情早已如兄弟般深厚,只想对他们说声抱歉了,我想我还会回来的。
还有曾经同住在一个公司宿舍的大同、老刘、阿闪,是你们,延续了我大学同宿舍的那种感觉,让我每天上班就如同去上课般简单和轻松,就连那时候追燕子,也是你们帮忙在出谋划策,搬了三次家,次次都有你们的身影,感激的话,我不多说了,这些我都会记住的。
昨天跟我的组长聊了很久,他作为一个从业将近七年的项目经理,毫不吝啬地讲述自己这几年的经验教训,希望我今后能够避开这些弯路,他明白,既然我提出要走,已经是很难挽回的了。我想今后的路不管如何崎岖,我都不会再有所动摇,我的目标依然是如当初所设定的那样,成为一个光荣的程序员,雷军当初也是从程序员里走出来的,只是后来他将当程序员那种敏锐的触觉投向了管理、商业运作,但如果没有当程序员时的那种经验的积累、严谨的作风培养,也很难有现在的雷军。我不指望自己那成为他那样的,但雷军确实给我竖立了一个方向。
离别之际,思绪杂乱,于是有了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