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存的结果示意图要明确:
分为堆、栈和方法区(方法区、静态区和常量池(String会强调));
栈中是临时变量;堆中是类的实例化后在内存中的空间开辟;
类中的变量(类变量)存在堆中;类的方法存在方法区中;
静态的变量和方法存在方法区的相应位置;
2、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化;
2.1、对象的特征:对象的行为,对象的状态,对象的标识;
3、类的构造方法:是为了对象的初始化;使用构造代码块对所以对象进行初始化;
4、静态的代码块是为了类的初始化;
5、this关键字:指的是当前对象,在构造方法中使用是调用同名的构造方法;
6、类的特性:继承、封装和多态;
继承:继承是一种联结类的层次模型,并且允许和鼓励类的重用,它提供了一种明确表述共性的方法。对象的一个新类可以从现有的类中派生,这个过程称为类继承。新类继承了原始类的特性,新类称为原始类的派生类(子类),而原始类称为新类的基类(父类)。派生类可以从它的基类那里继承方法和实例变量,并且类可以修改或增加新的方法使之更适合特殊的需要。
封装: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界面。面向对象计算始于这个基本概念,即现实世界可以被描绘成一系列完全自治、封装的对象,这些对象通过一个受保护的接口访问其他对象。
多态性:多态性是指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作出响应。多态性包括参数化多态性和包含多态性。多态性语言具有灵活、抽象、行为共享、代码共享的优势,很好的解决了应用程序函数同名问题。
类之间的关系:依赖,聚合,继承 这种关系使用UML符号表示如下:
7、内部类,可以看做是类的一个成员去理解;
8、注释:
类的注释
/**
*
*/
public class demo{ .......}
方法的注释
/**
*Raise the salary of an employee.
*@param byPercent the percentage by which to raise the salary
*@return the amount of the raise
*/
public double raiseSalary(double byPercent){
double raise =salary * byPercent/100;
salary +=arise;
rerutn raise;
}
域的注释
/*
*the demo
*/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h=1;
9、接口与抽象类
相同点:
两者都包含抽象方法,都不能被实例化。
两者都是引用数据类型,其变量可以被赋值为子类或者实现接口的类的对象。
不同点:
抽象类约定多个子类之间共同使用的方法;接口约定多个互不相关类之间共同使用的方法。
抽象类与子类之间采用单继承机制;一个类实现了多个接口实现了多继承的功能。
抽象类及其类中成员具有与普通类一样的访问权限;接口中的访问权限都是public。
抽象类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方法,也可以声明构造方法;接口中的方法全部都是抽象方法。
抽象类可以声明成员变量,子类可以对成员变量赋值;接口只能声明常量。
10 、 final 和 static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seasky09/1250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