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E 12 SP1 安装手册
1 安装前准备
1.1 硬件环境准备
请您自行准备操作系统安装光盘或镜像文件。
1.2 软件环境准备
需要下载驱动软件、版本配套表,并进行驱动程序版本查询,流程如下:
l 请根据服务器硬件配置的实际情况,获取所需的最新驱动以及版本配套表。
l 服务器未配置的硬件的驱动程序不需要安装。
l 若按下述方法无法获取到正确的驱动,请联系华为技术支持。
l 若按后续方法安装驱动后,服务器仍存在不可识别设备,请联系华为技术支持。
下载驱动安装包
此处仅以CH121为例进行说明,不同服务器请下载对应的驱动安装包。
1.登录http://enterprise.huawei.com网站。
2.在主菜单中,选择“技术支持> 服务器”。
3.选择“E9000刀片系列> CH121”。
4.选择“软件>V100R001C00SPC263”。
5. 下载《驱动程序配套表》(CH121&CH220&CH221&CH222 Driver Version Mapping V111)。
6.在《驱动程序配套表》中查找待安装操作系统对应的驱动名称。
7.下载步骤6查询到的驱动安装包。
----结束
1.3 环境配置
1、 单板在启动阶段点击“DEL”键,设置BIOS时间为当前时间。
2、 输入“F9”,将BIOS的设置进行“Load Optimal Default”操作, “YES”确认。
3、 输入“F10”,保存BIOS设置并退出, “Yes”确认后系统将会自动重启。
4、 在系统启动,LSI控制器初始化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应的提示信息配置好磁盘RAID关系。其中2208/3108 Raid卡必须配置RAID。
1)如果是LSI SAS2308、3008控制器,按下“Ctrl+C”,进入2308、30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单,配置好磁盘raid
2)如果是LSI SAS2208控制器,按下“Ctrl+H”,进入22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单,配置好磁盘raid,使用LSI 2208卡,硬盘必须配置RAID。
3)如果是LSI SAS3108控制器,按下“Ctrl+R”,进入3108 SAS控制器的setup菜单,配置好磁盘raid,使用LSI 3108卡,硬盘必须配置RAID。
2 系统安装
2.1 安装初始化
1. 在虚拟光驱中挂载系统ISO镜像,如图2-1-1;
2-1-1
2. 重新启动服务器,在POST阶段点击“F11”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从 Virtual DVD_ROM VM 1.1.0光驱起动,如图2-1-2,然后“Enter”确认;
2-1-2
备注:
本指导书以虚拟光驱、虚拟软驱为例,如使用物理光驱、物理软驱则以上操作以实际光盘、软盘代替,软盘中包含img驱动格式解压后的文件即可。
2.2 安装系统
1. 进入安装起始界面,选择“Installation”, 如图2-2-1所示,然后输入“Enter”。
2-2-1
2. 耐心等待一段时间,进入“Language ,Keyboard and License Agreement”界面,选择系统使用语言,建议选择“English(US)”,键盘模式建议选择“English(US)”,勾选上“I Agree to the License Terms”,如图2-2-2,点击“Next”按钮。
2-2-2
3. 进入“Network Settings”界面,如图2-2-3,直接点击“Next”按钮。
2-2-3
4. 进入“Registration”界面,可进行注册以获取Suse提供的安全与通用软件升级服务,需要您提供Suse客户中心的用户名或注册邮箱地址,不需要注册的用户可以直接选择“Skip Registration”,如图2-2-4,点击“Yes”按钮。
2-2-4
5. 进入“Add On Product”界面,如图2-2-5,无需则直接点击“NEXT”进入下一步。
2-2-5
6. 进入“Suggested Partitioning”界面,若建议分区方式满足您的需求请直接下一步,否则点击“Expert Partitioner”界面定制您的分区,如图2-2-6。(此处建议您根据您的应用需求以及环境配置定制您的分区,若不确定可向专业人士咨询)
2-2-6
7. 进入“Expert Partitioner”界面,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合适大小的根分区、交换分区以及boot分区,具体步骤如下表所示,配置完后点击“Accept”按钮,如图2-2-7。
步骤 | 类型 | 操作 |
1 | 删除已有分区 | (1) 选择所要安装的硬盘,点击按钮,删除已有的分区(请确认硬盘无资料) |
2 | 建立boot | (1) 选择根分区所要安装的硬盘,点击 (2) 在“New Partition Type”界面,选择“Primary Partition”,点击“Next”按钮 (3) 在“New Partition Size”界面,选择“Custom Size”设置“Size”为“200M”(过小不能安装完全),点击“Next”按钮 (4) 在“Role”界面,选择“Operation System”,点击“Next”按钮 (5) 在“Format Options”,设置“File system”为“Ext3”,设置“Mount Point”为“/boot”,在设置完后点击“Finish”按钮 |
3 | 创建根分区 | (1) 选择根分区所要安装的硬盘,点击 (2) 在“New Partition Type”界面,选择“Primary Partition”,点击“Next”按钮 (3) 在“New Partition Size”界面,选择“Custom Size”设置“Size”为“20G”(按您的情况选择需要的大小),点击“Next”按钮 (4) 在“Role”界面,选择“Operation System”, 点击“Next”按钮 (5) 在“Format Options”,设置“File system”为“Ext3”,设置“Mount Point”为“/”,在设置完后点击“Finish”按钮 |
4 | 创建交换分区 | (1) 选择交换分区所要安装的硬盘,点击 (2) 在“New Partition Type”界面,选择“Primary Partition”,点击“Next”按钮 (3) 在“New Partition Size”界面,选择“Custom Size”设置“Size”为 “4G”(按您的情况选择需要的大小),点击“Next”按钮 (4) 在“Role”界面,选择“Swap”,点击“Next”按钮 (5) 在“Format Options”,设置“File system”为“Swap”,设置“Mount Point”为“Swap”,在设置完后点击“Finish” |
2-2-7
8. 上一步完成后,会返回“Suggested Partitioning”界面,在黑框中确认分区结果无误后,直接点击“Next”按钮,如图2-2-8。
2-2-8
9. 进入“Clock and Time Zone”界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区域与时区,一般选择“Asia”的“Beijing”时区,取消选择“Hardware Clock Set to UTC”(需要前面已在BIOS修改时间为北京时间),如图2-2-9,点击“Next”按钮,在跳出的对话框中点击“Continue”进入下一步。
2-2-9
10. 进入“Create New User”界面,根据需求创建新用户,没有需求可直接点击“Next”按钮,并在跳出的对话框中选择“Yes”进入下一步,如图2-2-10。
2-2-10
11. 进入“Password for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root””界面(若您在Creat New User界面创建了新用户并勾选Use this password for system administrator则会跳过此步骤),设置相应信息,点击“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12. 进入“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选择“Software”,如图2-2-12,点击“Software”按钮。
2-2-12
13. 进入“Software Selection and System Tasks”界面,请按应用需求选择需要的软件套件,请至少安装C/C++ Compiler and Tools套件,如图2-2-13,点击“OK”按钮。
2-2-13
14. 返回“Installation Settings”界面,如有特殊设置需求请找相关人士确认,若无请直接点击“Install”按钮,如图2-2-14,并在跳出的确认安装框中选择“install”。
2-2-14
15. 进入“Performing Installation”界面,如图2-2-15,开始操作系统安装,请耐心等待。
2-2-15
16. 安装完成后,系统将自动重启,有如下提示界面,如图2-2-16。
2-2-16
17. 至此,操作系统安装完毕,重启后进入系统登陆界面,如图2-2-25(注意安装了操作系统的硬盘或介质是否优先启动项)。
2-2-17
3 检查驱动程序版本及升级驱动
1、操作场景
检查Linux操作系统当前驱动程序版本,确定是否需要进行驱动安装操作。
此处以在sles11sp3操作系统上安装BCM5719网卡驱动为例进行说明。
对系统的影响
无
2、必备事项
前提条件
服务器已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已下载驱动版本配套检查脚本(已经包含在驱动软件中)
数据
登录服务器远程控制界面所需的IP地址、用户名、密码。
工具
驱动版本配套检查脚本,例如“onboard_driver_sles11sp3.iso”
3、操作步骤
登录服务器远程控制界面
不同类型的服务器操作方法不同,详细操作步骤请参考:
4、挂载ISO文件
1. 在服务器Remote Control命令窗口工具栏中,单击。
弹出虚拟光驱对话框,如图所示。
虚拟光驱对话框
2. 选中“镜像文件”,单击“浏览”。
弹出“打开”对话框。
3. 选择OS的ISO镜像文件,单击“打开”。
4. 在虚拟光驱对话框中,单击“连接”。
5. 当“连接”显示为“断开”后,表示虚拟光驱已连接到服务器,如图所示。
虚拟光驱连接成功
以root用户登录服务器操作系统
cp命令将iso中所有文件拷贝到系统下新建的一个任意目录,如/root/driver,进入/root/driver目录。
输入chmod +x install_driver
./install_driver.sh
然后显示提示信息,依照提示信息输入“2”,脚本会自动给出当前硬件(包括LSI2208控制器扣卡)驱动版本是否配套。
根据脚本提示信息判断是否配套:
是 => 操作结束,输入“q”退出
否 => 输入任意键,然后输入“1”进行驱动升级,升级完再次输入“2”进行查询.
5、如果配置了5719网卡驱动,还需要执行如下2个命令:
rmmod tg3
modprobe tg3 --allow-unsupported
注意:如果系统重启,则还需要手动再次执行以上2个命令,加载5719网卡驱动
4 FAQ
4.1 安装系统时使用LSI 2208卡后无法找到硬盘
使用LSI 2208硬盘控制器必须给硬盘做raid,系统才能识别到硬盘,所以请参照“1.3环境配置”给硬盘做raid。
4.2 硬盘或组RAID后大于2T分区如何安装系统?
可使用Legacy Boot模式启动,具体设置方法:进入Bios,选择Boot分页,在Boot type中选择Legacy Boot Type。
在进入“Expert Partitioner”界面时,选中需要安装系统的硬盘,点击右下角的“Expert…”,选择“Create New Partition Table”,在跳出来的选项框中选择“GPT”。
再在相应硬盘上建立大于2T的分区用以安装系统。
也可以使用UEFI模式安装,但请确保BIOS支持UEFI,操作步骤与上相同,但请注意在分区时不用建立/boot分区,取而代之要建立/boot/efi分区,分区格式为FAT,大小至少200M。
4.3 4Kn硬盘如何安装SUSE12
目前可以使用4Kn硬盘安装SUSE12,但请确认RAID控制卡是否兼容。
4.4 完成系统安装,第一次重启无法进入OS
公司内部使用的硬盘,多重复使用,可能保留了不同硬盘控制器的RAID信息;并且在不确定硬盘健康状态以及硬盘MBR分区等因素是否OK的情况下,可能完成系统安装后,无法进入OS。因此,建议在进行系统安装前,必须先确保硬盘是好的,然后对硬盘进行低格,规避因格式化问题导致无法顺利完成系统的安装;
低格操作步骤如下:
1、将待格式化硬盘挂载在Linux系统下,然后执行fdisk l查询硬盘盘符;
2、执行dd bs=512 count=1 if=/dev/zero of=/dev/sdX > /dev/null 2>&1
说明:
sdX为待格式化的硬盘盘符;
4.5 安装完系统后分辨率不合适如何修改
安装完Suse12进入图形界面后会出现分辨率锁定为640*480,使用yast2无法修改,同时使用xrandr命令无法修改分辨率,图形界面如下图:
Xrandr命令输出如下:
修改文件/boot/grub2/grub.cfg ,在133行左右,图中位置添加 vga=0x365,保存后推出,重启可将系统分辨率修改为1440*900。
更多vga参数如下:
Mode 0x0300: 640x400 (+640), 8 bits
Mode 0x0301: 640x480 (+640), 8 bits
Mode 0x0303: 800x600 (+800), 8 bits
Mode 0x0305: 1024x768 (+1024), 8 bits
Mode 0x0307: 1280x1024 (+1280), 8 bits
Mode 0x030e: 320x200 (+640), 16 bits
Mode 0x030f: 320x200 (+1280), 24 bits
Mode 0x0311: 640x480 (+1280), 16 bits
Mode 0x0312: 640x480 (+2560), 24 bits
Mode 0x0314: 800x600 (+1600), 16 bits
Mode 0x0315: 800x600 (+3200), 24 bits
Mode 0x0317: 1024x768 (+2048), 16 bits
Mode 0x0318: 1024x768 (+4096), 24 bits
Mode 0x031a: 1280x1024 (+2560), 16 bits
Mode 0x031b: 1280x1024 (+5120), 24 bits
Mode 0x0330: 320x200 (+320), 8 bits
Mode 0x0331: 320x400 (+320), 8 bits
Mode 0x0332: 320x400 (+640), 16 bits
Mode 0x0333: 320x400 (+1280), 24 bits
Mode 0x0334: 320x240 (+320), 8 bits
Mode 0x0335: 320x240 (+640), 16 bits
Mode 0x0336: 320x240 (+1280), 24 bits
Mode 0x033d: 640x400 (+1280), 16 bits
Mode 0x033e: 640x400 (+2560), 24 bits
Mode 0x0345: 1600x1200 (+1600), 8 bits
Mode 0x0346: 1600x1200 (+3200), 16 bits
Mode 0x0347: 1400x1050 (+1400), 8 bits
Mode 0x0348: 1400x1050 (+2800), 16 bits
Mode 0x0349: 1400x1050 (+5600), 24 bits
Mode 0x034a: 1600x1200 (+6400), 24 bits
Mode 0x0352: 2048x1536 (+8192), 24 bits
Mode 0x0360: 1280x800 (+1280), 8 bits
Mode 0x0361: 1280x800 (+5120), 24 bits
Mode 0x0362: 768x480 (+768), 8 bits
Mode 0x0364: 1440x900 (+1440), 8 bits
Mode 0x0365: 1440x900 (+5760), 24 bits
Mode 0x0368: 1680x1050 (+1680), 8 bits
Mode 0x0369: 1680x1050 (+6720), 24 bits
Mode 0x037b: 1280x720 (+5120), 24 bits
Mode 0x037c: 1920x1200 (+1920), 8 bits
Mode 0x037d: 1920x1200 (+7680), 24 b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