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等待事件经常记错,整理下:
Parse CPU to Parse Elapsd
解析实际运行时间/(解析实际运行时间+解析中等待资源时间),越高越好。计算公式为:Parse CPU to Parse Elapsd %= 100*(parse time cpu / parse time elapsed)。即:解析实际运行时间/(解析实际运行时间+解析中等待资源时间)。如果该比率为100%,意味着CPU等待时间为0,没有任何等待。
Non-Parse CPU
SQL实际运行时间/(SQL实际运行时间+SQL解析时间),太低表示解析消耗时间过多。计算公式为:% Non-Parse CPU =round(100*1-PARSE_CPU/TOT_CPU),2)。如果这个值比较小,表示解析消耗的CPU时间过多。与PARSE_CPU相比,如果TOT_CPU很高,这个比值将接近100%,这是很好的,说明计算机执行的大部分工作是执行查询的工作,而不是分析查询的工作。
SQL ordered by Parse Calls
Total Parse Calls: 182,780
Captured SQL account for 99.0% of Total
在这一部分,主要显示PARSE与EXECUTIONS的对比情况。如果PARSE/EXECUTIONS>1,往往说明这个语句可能存在问题:没有使用绑定变量,共享池设置太小,cursor_sharing被设置为exact,没有设置session_cached_cursors等等问题。
SELECT *
FROM(SELECTSUBSTR(sql_text,1,40)sql,
parse_calls,
executions,
hash_value,
address
FROMv$sqlarea
WHEREparse_calls >0
ORDERBYparse_calls DESC)
WHEREROWNUM<=10;
Tablespace IO Stats
ordered by IOs (Reads + Writes) desc
Tablespace | Reads | Av Reads/s | Av Rd(ms) | Av Blks/Rd | Writes | Av Writes/s | Buffer Waits | Av Buf Wt(ms) |
ICCIDAT01 | 67,408 | 14 | 3.76 | 3.17 | 160,261 | 34 | 6 | 0.00 |
UNDOTBS1 | 10 | 0 | 12.00 | 1.00 | 57,771 | 12 | 625 | 0.02 |
TEMP | 15,022 | 3 | 8.74 | 7.24 | 3,831 | 1 | 0 | 0.00 |
USERS | 68 | 0 | 5.44 | 1.00 | 971 | 0 | 0 | 0.00 |
SYSAUX | 263 | 0 | 5.48 | 1.00 | 458 | 0 | 0 | 0.00 |
SYSTEM | 32 | 0 | 5.94 | 1.00 | 158 | 0 | 3 | 23.33 |
UNDOTBS2 | 6 | 0 | 16.67 | 1.00 | 6 | 0 | 0 | 0.00 |
显示每个表空间的I/O统计。根据Oracle经验,Av Rd(ms) [Average Readsin milliseconds]不应该超过30,否则认为有I/O争用。
IO Stats
Tablespace IO Stats
File IO Stats
Back to Top
通常,在这里期望在各设备上的读取和写入操作是均匀分布的。要找出什么文件可能非常“热”。一旦DBA了解了如何读取和写入这些数据,他们也许能够通过磁盘间更均匀的分配I/O而得到某些性能提升。
在这里主要关注Av Rd(ms)列 (reads per millisecond)的值,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磁盘系统的这个值都能调整到14ms以下,oracle认为该值超过20ms都是不必要的。如果该值超过1000ms,基本可以肯定存在I/O的性能瓶颈。如果在这一列上出现######,可能是你的系统存在严重的I/O问题,也可能是格式的显示问题。
当出现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的方法:
1)优化操作该表空间或者文件的相关的语句。
2)如果该表空间包含了索引,可以考虑压缩索引,是索引的分布空间减小,从而减小I/O。
3)将该表空间分散在多个逻辑卷中,平衡I/O的负载。
4)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参数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来调整读取的并行度,这将提高全表扫描的效率。但是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oracle会因此更多的使用全表扫描而放弃某些索引的使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设置另外一个参数OPTIMIZER_INDEX_COST_ADJ=30(一般建议设置10-50)。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929044991/121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