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研究负载均衡相关的东西HAproxy,LVS,Nginx三大开源负载均衡软件在各大公司中应用相当广泛。我刚开始接触过负载均衡概念的时候是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WEB运维的同事分享了他们那边WEB站点的负载均衡应用使用的是LVS作网站四层负载。但是由于一直没能转到WEB运维组,我跳槽到第二家公司,这家公司全部使用的F5 硬件防火墙作为负载均衡设备,我也只是按照工作流程简单操作过而已,没有深入配置过。后面便一直没有机会在工作中应用负载均衡技术。其实,个人感觉不管是HAProxy,Nginx,LVS,F5,它们只是一种负载均衡产品而已,就像是我们去买一种商品,最好要根据我们的要求去挑选,然后进行对比,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产品是否满足我们的需要。所以无论哪种负载均衡产品,都需要先了解负载均衡的原理,应用负载均衡要设计到哪些技术要点,这样带着这些点去学习如果使用这些产品,如何将它们应用到工作中,这样才会得到更大的收获。

以下这篇文章来自互联网,是翻译国外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些负载均衡相关的理论知识,看后一定会受益颇深。强烈推荐。


目录

返回目录 |  后一章节 >>

译者序

第一章 简 介

1.1 负载均衡的需求

1.1.1 服务器环境

1.1.2 网络环境

1.2 负载均衡:定义和应用

1.3负载均衡产品

1.4 命名的难题

1.5 本书是如何组织的

1.6 谁需要阅读此书

1.7小结

第二章 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2.1 综述

2.2网络基础

2.2.1 交换技术入门

2.2.2 TCP概述

2.2.3 Web服务器综述

2.3使用负载均衡器的服务器群

2.4负载均衡时数据包流程

2.5 健康检查

2.5.1 基本的健康检查

2.5.2 基于应用的健康检查

2.5.3 应用的依赖性

2.5.4 内容检查

2.5.5 脚本

2.5.6 基于插件的健康检查

2.5.7最根本的健康检查

2.6网络地址转换(NAT)

2.6.1 目的地址NAT

2.6.2 源地址NAT

2.6.3 反向 NAT

2.6.4 增强型 NAT

2.6.5 端口地址转换

2.7 DSR (服务器直接返回)

2.8 小结

第三章 服务器负载均衡技术进阶

3.1会话保持

3.1.1 会话保持的定义

3.1.2 会话保持的类型

3.1.3基于源IP地址的会话保持技术

3.1.4高速代理问题

3.1.5延迟绑定

3.1.6 Cookie 交换

3.1.7 适合Cookie交换的应用系统

3.1.8 采用Cookie-交换的注意事项

3.1.9 SSL会话ID交换技术

3.1.10 如何设计会话保持

3.1.11 HTTP 到HTTPS 的转换

3.2 URL交换

3.2.1区分静态和动态内容

3.2.2 URL交换使用原则

3.3 小结

第四章 负载均衡网络设计

4.1把负载均衡当作二层交换机还是三层路由器

4.2简单的网络设计

4.3 高可用的设计

4.3.1 主-备模式

4.3.2 主-主模式

4.3.3 有状态切换

4.3.4多VIP

4.3.5负载均衡器的恢复

4.3.6 高可用的方案设计

4.3.7 负载均衡器之间的通信

4.4 小结

第五章 广域网服务器负载均衡

5.1 GSLB的必要性

5.2 DNS概述

5.2.1 DNS概念和术语

5.2.2 本地DNS缓存

5.2.3 使用标准DNS实现负载均衡

5.3 HTTP 重定向

5.4 基于DNS的GSLB

5.4.1在DNS架构里部署负载均衡器

5.4.2选择最好的站点

5.4.3 基于DNS的GSLB的局限性

5.5 基于路由协议的GSLB

5.6 小结

第六章 防火墙负载均衡

6.1 防火墙的概念

6.2 防火墙负载均衡的需求

6.3防火墙负载均衡

6.3.1数据包流程分析

6.3.2负载均衡方法

6.3.3 检查防火墙的健康状况

6.4 了解防火墙负载均衡中的网络设计

6.4.1 防火墙与负载均衡器的类型

6.4.2 三层防火墙负载均衡中的网络设计

6.4.3二层防火墙负载均衡中的网络设计

6.5防火墙的高级话题

6.5.1 防火墙的同步

6.5.2 执行NAT的防火墙

6.6解决高可用性

6.6.1 主-备模式还是主-主模式

6.6.2 路由器与负载均衡器之间的交互

6.6.3 负载均衡器与防火墙之间的交互

6.7 多区域防火墙的负载均衡

6.8 ×××负载均衡

6.9 小结

第七章 高速缓存负载均衡

7.1高速缓存的定义

7.2高速缓存的种类

7.3部署高速缓存

7.3.1 正向代理

7.3.2 透明代理

7.3.3 反向代理

7.3.4 透明反向代理

7.4高速缓存负载均衡算法

7.4.1无状态负载均衡

7.4.2有状态负载均衡

7.4.3高速缓存负载均衡的优化

7.4.4 基于内容的高速缓存交换

7.5小结

第八章 应用案例

8.1企业网络

8.2内容分发网络

8.2.1 企业的CDN

8.2.2 内容提供商

8.2.3 CDN服务提供商

第九章 负载均衡技术的未来

9.1服务器负载均衡

9.2负载均衡器作为安全设备

9.3高速缓存负载均衡

9.4 SSL 加速

9.5 小结

附录A:标准参考

参考文献

返回目录 |  后一章节 >>

--------------------------------------------------------------------------------------------------------------------------------------

MSN:jiaxin@live.com

微博:weibo.com/dijiaxin